返回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飞自我的鞑靼人(第2/3页)  山沟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元一支的火绳枪还不包括零零碎碎的配件以及弹药这样的价格足以让三大武器公司赚翻了要知道他们生产出口型的火绳枪多年成本控制的非常低生产成本顶多也就一元多而已。
    出售的价格是二十元哪怕是加上运输费用以及必要的公关费用但是依旧是十几倍的超高利润。
    安南人如今爆发了战争需求新式武器的话只能是从大唐手里购买而且是属于想买也得买不想买也得买的那种!
    大唐帝国的武器商人可不仅仅是武器商人背后往往是站着文官体系和军方的力量。
    官方需要武器贸易来达成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所以为了保障武器贸易的顺利进行挑动战争那是最基本的了!
    安南那边的局势发展的相当顺利李轩在宣平十七年十二月份得到了大唐南洋事务衙门的安南事务报告。
    报告中城局势发展良好根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的两个月里安南黎朝和莫朝已经发生了多场大规模的战役。
    根据军事观察员的反馈来看帝国的武器表现一如既往的良好的杀伤性能在南北两朝的战争里装备帝国武器的安南两朝部队一共造成了至少三万以上两朝军队的死伤!
    其中北朝的一支装备帝国生产的长矛、板甲、火绳枪、腰刀、盾牌的五千人的兵团更是创造了在一次战役里一战击溃并杀伤了南朝上万大军的战绩。
    在安南南北两朝的战争里帝国军械一如既往的体现了帝国的高水平工业水准一举奠定了帝国制造的军械在安南人的主力军械地位。
    如今不管是南边的黎朝还是北边的莫朝都是试图购入更多的帝国军械以武装更多的部队。
    并且南洋事务衙门已经就矿产开采权和安南的莫朝进行相关的谈判相信不用多久就会有结果传来。
    同时在报告里南洋事务衙门也是附带了其他的一连串统计虽然数据不可能都是真实可靠的但是看一个大概还是可以的。
    报告里统计道因为战争安南两朝直接死伤的军人数量已经是超过五万人而普通民众至少是在二十万人以上。
    因为两边的将领都是喜欢驱逐炮灰去消耗对方的火力炮灰那里来?不用说自然是普通青壮啊。
    南洋事务衙门预计等到明年也就是宣平十八年的时候因为战乱安南的人口将会死伤至少百万以上。
    双方的直接战争造成的死伤自然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就那个破地方军队死伤十来万就顶天了但是因为战争而导致了动荡和混乱以及农业生产的停滞却是会大量的死亡的。
    同时也将会为帝国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包括矿产开采权同时海军方面也是提出希望得到一个港口也就是金兰湾作为海军在南洋地区的基地。
    南洋事务衙门预估想要达到上述的目标并不会困难!
    看罢南洋事务衙门的报告李轩批示:“卓越有效可推广之!”
    安南的战争对于当地而言兴许是为了争取统一安南的战争但是对于帝国而言这却是一场用来试验未来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试验。
    这一场试验表明了帝国完全可以复制在扶桑那边的贸易政策从而削弱敌人实力为以后直接派兵征服当地奠定有利基础。
    不过这种政策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使用的首先这种地方必须是内部矛盾就比较多的而且是帝国可以掌控局势的没有其他外部势力出来捣乱的。
    比如在印度帝国就不能这么玩因为现在的印度帝国还无法做到掌控当地人的实力依旧强悍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葡萄牙人才是印度沿海地区的老大帝国在这里搞事也得先问问葡萄牙人同不同意啊。
    还有鞑靼那边帝国也是玩不了这一套双方都打出脑浆子来了再加上人家鞑靼人虽然跑了但其实力依旧是非常强悍的。
    不客气的说在东亚这一片大唐帝国是老大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