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万之民(第2/3页)  山沟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进攻正泰县城的打算甚至为了防止正泰县城内的明军狗急跳墙大唐新军甚至都没有彻底封锁正泰县城让正泰县里的数千民众和民军还能够得到来自外界的补给。
    不过正泰县城内的很多人都是看出来了正泰县城危在旦夕众多士绅地主们都已经是逃出了正泰县城有的到乡下躲避战火而有的更是逃到了府城等其他地方。
    对此大唐新军也是没有进行过多的阻拦毕竟大唐新军要的不是这些地主富豪们他们需要的是正泰县十万普通民众而已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十万农民而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市民以及士绅阶层说实话大唐新军并不怎么需要。
    这些人一不能种田提供粮食而不能充当士兵打仗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官了而大唐王朝的官他们又不肯当李轩能够把乡下的那些士绅地主们的子弟强迫着拉过来当官但是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拉过来当官啊。
    所以这些人除了白白浪费粮食外他们对大唐王朝没有太大的用处要逃走躲避战火的话李轩也是懒得阻拦。
    苏家康他们龟缩在县城内自然也就无法阻拦大唐王朝把正泰县的广阔乡野地区纳入统治了。
    柳八苟派出的众多村官们也是在大唐新军的刀枪支持之下迅速的在整个正泰县的广阔乡野地区建立村级行政点。
    按照大村一个行政点数个中小村共用一个行政点每个行政点大约管辖一千到两千人的规模大唐王朝在正泰县城内迅速建立了大约六十多个行政点治下人口突破到了八万人的规模。
    如此一来除了龙华镇以及正泰县里的人口外整个正泰县的其他人口绝大部分都已经处于大唐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由于村级行政机构过多大唐王朝无法全部直辖根据柳八苟等人的建议李轩重新设立了镇一级的行政机构。
    按照地方区域在正泰县建立了八个镇分别管辖各自区域内的各村以彻底掌控正泰县的百里之地十万之民。
    镇一级别的行政机构同样效仿之前的村级机构设立了镇长、镇财务官、镇治安官各村的村长、税务官、捕盗官直属镇一级的官员管理并成立单独的机构彼此间不相互统辖。
    换句话说镇长是没有权力管辖下面各村的税务官以及捕盗官的他有的只是民政权力。
    而镇治安官也只负责治安事务其他的也不能官。
    至于镇财务官他负责各村的税收征收以及提供公共支出。
    这三个相互独立的体系一共构成了大唐王朝下属各镇、各村的基本行政构架。
    而镇以及村一级别的官员里镇长以及村长一部分是内阁挑选的人所负责而有些则是直接任命当地一些主动对大唐王朝效忠的地主当然了这些地主家庭式不会傻乎乎的直接让家主去当这个村长的他们会找一些看似和他们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代理人不过这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有了他们的加入大唐王朝对基层的统治会更加顺利。
    不过让当地人任职这是限于民政事务而税务和治安这两个系统的官员清一色是大唐王朝下派的人税务的官员都是由税部直接派遣而治安系统里的捕盗官以及治安官则是大唐新军里直接派遣退役士兵乃至军官担任。
    比如六个镇的治安官清一色由大唐新军里的现役军官抽调过去担任各村的捕盗官也是大唐新军里的现役士官抽调过去担任乃至部分普通的捕快也是有一部分退役士兵所担任。
    而这些人大多是伤残退役军人为主。
    大唐新军大战小战已经经历了十余次虽然每次战斗中的死伤不算大但是累积下来的伤亡还是不小的其累计下来并且无法恢复的伤残军人少说也有两三百人。
    之前的澜江渡口一战大唐新军就死伤了上百人其中至少半数伤员都已经无法回归部队继续其军事生涯。
    怎么安排他们这对于以前的大唐新军来是个麻烦事这些因伤退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