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二十一章 临高要办工业区(第2/3页)  山沟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预估到时候留在县里的地税收入少的话估计有一万五千两多的话兴许能够有两万两银子。
    别看一两万的不起眼但是对于这么一个穷县而言却是一笔大款了这笔钱不能乱花必须用到刀刃上!
    嗯实际上他们也不敢乱花更不敢贪污督察院的人一年到头都是盯着这些地方官员呢对于督察院的官员们而言平时对普通案件提供公诉除非是大案要案不然的话对仕途的帮助有限因为那是他们的本质工作干好了是应该的干不好就得完蛋了。
    要想快速的升官?
    根据督察院内部的经验有三个捷径可以走:
    第一条上面有人这一条不用说了不管是在督察院还是在其他机构那都是潜规则了背靠大佬的话升迁总是更容易的甭管背后的这个大佬是因为你是人才赏识你还是说因为亲友关系对于特殊关照效果都差不多然而背后有人的总是少数大部分还是要靠着自己爬上去的。
    第二条嘛是办大案要案这种大案要案影响力一般都是非常大有时候甚至能够登上大唐朝报那么不是上的全国版但是只要能够上省版那也是能够收获大把的威望升官那是板上钉钉的但是这种大案要案哪能这么容易碰上啊!
    第三条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一条那就是抓贪官督察院内部的御史们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抓贪官甭管是京师里的督察院还是说临高县里的县督察院甭管是都御史还是小小的普通御史他们最喜欢干的就是抓贪官只要能够抓到并成功定罪那么升官加爵那是百分百的事。
    所以督察院里的御史们天天有事没事就盯着其他机构的官员在临高县里县督察院的几个御史那可是天天都盯着冯凯隆他们要是敢把这财政乱花明天督察院的御史们就敢给他们扣上渎职的罪名。
    如果冯凯隆他们胆子大了敢直接把这些钱弄进自己腰包里他们都敢直接捅到府督察院里去然后申请软禁调查而一般有比较明显的证据的话上级的督察院通常都不会拒绝申请相反还特支持!
    而贪污官员一旦查出来丢官去职都别指望了最轻的也得判刑被流放重一点的就是斩首抄没资产更严重的还会牵连家人那可就不是抄家了而是灭族了!
    当贪腐官员被流放被抄家被灭族的时候御史们也就升官了!
    所以不管是在金陵城里还是在地方上甭管是省级还是府级又或者是县级督察院和地方官员都是天生对立的。
    冯凯隆身为内阁文官的一员自然是知道督察院的那些家伙有多难缠别说贪腐了连渎职都是需要绝对避免的。
    所以这钱得考虑好怎么话还要花的好!
    开会的时候众人也是各抒己见有的说补贴农户估计开荒有的时候返修县学的校舍然后给入学的学生发放一定的补贴争取培养更多的人才。
    还有的说返修官道、修建水利设施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而其中一个提议让冯凯隆很感兴趣那就是效仿那些商贸大城市在咱们临高也搞一个工业区?
    搞工业区?这个想法不得不说很大胆!
    谁都知道工业区好但是真正敢搞的或者说能够搞起来的却是没多少城市!
    目前搞工业区搞的最好的自然就是五大通商港口了然后还有其他次一级但是有工商基础等各种优势的城市。
    比较大型的工业区其实没多少也就那么十几个而已全都是在大城市里。
    而中小型的就多了因为大唐王朝对工业区这种东西基本上是保持鼓励态度地上上有实力有信心甚至都不用经过申报你自己就可以搞了。
    当然了你想要获得上级财政的补贴就别指望了。
    但是从来都没有单纯的某个县自己搞工业区的基本上都是府级衙门主导甚至省/道级衙门主导的。
    哪怕是上海县这个通商港口虽然上海工业区就在上海县城的城郊但是这个工业区可不是上海县的县令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