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80章 赠字(第2/3页)  明王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气地道。

    徐晋示意李言闻在外面稍侯,然后举步进了房,顿时闻到一股浓重的薄荷味,抬眼望去,只见眼前这间房不大,估计也就十五方左右,案后的架便占了大部份空间。

    此时,只见杨阁老正披着一件棉袄站在案后挥毫,那只长满老人斑的手筋络凸显,毛笔稳稳地抓在手中,看起来挥洒自如。

    “徐子谦来了,过来,看看老夫这幅字写得如何?”杨一清抬头笑道。

    杨一清这一抬头,徐晋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大半个月不见,杨阁老竟然消瘦了那么多,脸上仿佛就剩一层皮包裹着骨头,眼窝深陷,瞳孔浑浊无光。

    “下官见过杨阁老!”徐晋行到案前施了一礼,内心隐隐不安,刚才在外面听杨一清的声音中气很足,结果当面一看,竟然憔悴成这样,感觉命不久矣。

    “不必多礼,子谦以为老夫这幅字如何?”杨一清兴趣勃勃地问道。

    徐晋低头望向桌案面上那幅字,只见上面写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一共八个大字。

    杨一清用的是瘦金体,笔力相当老辣,端的是铁划银钩,劲道十足,隐隐有金戈铁马的气势。徐晋不由赞道:“好字,杨老这一手字瘦劲有力,灵动迅捷,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深得瘦金体之精粹啊!”

    杨一清呵呵笑道:“子谦谬赞了,这幅字便赠与子谦如何?预祝子谦此行出海平叛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徐晋心中一动,拱手道:“承杨老吉言,谢杨老赠字!”

    杨一清捋须微笑道:“据闻子谦亦写得一手好字,不如回赠老夫一幅?”

    徐晋从容地道:“那下官便恭敬不如从命了!”说完便接过杨一清手中的毫笔,铺开宣纸挥笔而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杨一清一字一顿地念出徐晋所写的两句诗,不由眼前一亮,捋须含笑道:“子谦这一手颜体亦是不凡!”

    徐晋拱了拱手道:“下官献丑了!”

    “子谦过谦了,待老夫命下人将这幅字装裱起来。”杨一清说完竟然真把管家叫进来,把徐晋写的这幅字取走装裱。

    徐晋不由暗暗苦笑,文人似乎都喜欢搞含蓄这一套,明明一句话的事,偏偏要拐弯抹角地搞上一套。这也算是国人的一种处世哲学吧,因为含蓄不伤彼此面子,留下了足够回旋的余地。不过,若是碰上个神经大条的粗人,含蓄恐怕就成对牛弹琴了。

    徐晋并不是粗人,自然明白杨一清赠自己这幅字的意思。

    韩信是什么人?是辅助汉汉高祖刘邦夺得江山的军神啊,他百战百胜,说是功高震主也不为过,偏偏这家伙还高调到不得了,甚至当着刘邦的面说刘邦的能力只能领十万兵,而他自己领兵则越多越好,另外,韩信还恃功而骄,要挟刘邦封他为齐王。

    你说这不是找死么?所以韩信最后的下场很惨!

    所以说,杨一清在这里引用“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表面是称赞徐晋用兵如神,实际却是提醒徐晋不要恃功而骄,否则会落得韩信一样的下场。

    徐晋引用文天祥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向杨一清表明自己忠于大明,忠于君主,绝无不臣之心。

    “子谦离京之前能来看老夫,老夫甚感欣悦,来坐吧!”杨一清步履蹒跚地从案后行出来,徐晋连忙上前搀扶着他来到茶几旁坐下。

    “杨老似乎病得不轻,下官这次特意带了李言闻太医前来,杨老不妨让李太医诊治一二。”徐晋郑重地道。

    杨一清眼神微暖,豁达地笑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夫能活到现在已经算是赚到了,呵呵,不过李太医既然来了,便请进来吧,免得辜负了子谦的一番好意。”

    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