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2/2页)  大楚怀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天下沸沸扬扬,当时各国全都查的很紧,严厉打击向齐国运粮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的,卖粮给齐国,就相当于私通齐国,即便是说通敌卖国也不为过,所以,当时胆敢走私粮食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在风险太大的情况下,只能说大多数人都是有底线的。

    可是,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要是齐国麦米收获以后,齐国就不缺粮了。

    这时,若是有人走私粮食,就不再是私通齐国卖国,而变成了卖粮牟利,不是同一个罪责。

    所以,直接向封君们征粮,进行釜底抽薪,倒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虽然有些勉强,但是毕竟用粟米换麦米,还能说的过去的。

    至于封君们愿不愿意的问题

    熊槐直接开口道:“好,此事寡人也以为可行。”

    顿了顿,熊槐迟疑问道:“那么百姓手中的麦米呢?贤卿打算如何处理?”

    百姓不比封君,江淮的封君一共也就只有那么多,按图索骥,谁也跑不了。可是百姓遍及整个楚国,若是向百姓征粮,不仅百姓不信任,可能会引起恐慌,而且百姓分布广,费力大而没有成效,最关键的问题,还是不切实际。

    楚国的官吏一共才多少,百姓有多少,要是每家每户去征粮,简直不可能。

    至于收税,那是需要百姓自己背着粮食去县乡特定地点交税的,而不是官员下村征税。

    所以熊槐才感到为难,以前楚国的百姓都是将麦米留到秋后,然后用来交粟米的税,这样一来楚国的麦米就全部被收入楚国国库。

    现在,百姓交完税,手中还有一半的麦米,在自己不食用的情况下,他们会怎么做?

    最令熊槐担心的是,齐国会凭借其强大的财力,在粮价上压倒楚国一筹,从而导致百姓手中的麦米卖出比交税获益更高,这样一来,楚国的麦米也会流入齐国。

    之前楚国收购各国的麦米,就是这么干的,从而让楚国积累了大量的麦米。

    斗由听到楚王的询问,开口答道:“大王,与其说是百姓手中的粮食,还不说是商人手中的粮食。”

    熊槐微微颔首,虽然百姓手中有粮,但是百姓手中粮食太少,而且一人或者几个人甚至是一个村子运输粮食去齐国,都不太可能。

    只有百姓手中的粮食集中在商人手中,才能通过水运,大规模的降低运输成本,否则,走陆运,从淮水南岸的寿县,运到齐国南部的莒城,能剩下一半就不错了。

    接着,就听斗由继续开口道:“故,臣建议在淮水泗水的主要河口位置设立关口,严查各地商人运输的商品,禁止一切商人运粮。无论是本国商人还是他国商人。”

    “若是本国商人想要运输,就必需在运输之前向太府报备所要运输的粮食数量,然后由交纳运输费用,再由太府帮忙进行运输。只是,太府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力,所以,帮忙运输需要大王下诏各县召集丁壮。”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