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第2/2页)  大楚怀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案底,各地就应该本着人之父母之心,主动安置盗贼。

    至于如何安置盗贼,则可参照垦荒令,让盗贼去垦荒。若是盗贼贫困,一无所有,各地还需无偿借给农具,只需五年内归还购买农具的钱便可。

    如此一来,那些因为破产逃亡,流落各地的盗贼,便有了重新成为国家百姓的机会。两年后,国家不仅再次有了兵役徭役税收的来援,而且还会多出十几亩乃至上百亩田地,此外,大王还会收获仁义之名。这正是一举数得的方法。”

    熊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而且,除了屈原刚刚所说的好处外,更大的好处,还是之前所说的与封君争夺人口。

    百姓之所以逃亡,除了因为税负太重外,更多的则是因为天灾人祸。一旦百姓破产,就只能逃亡。

    但是,垦荒与招安一出,则百姓将没有逃亡的必有了。

    若是遇到灾难,一时难以承受税负,便可迅速开垦一些田地,进行补种,数月之后便会有获得收成,关键是这些还无需交税,这一笔收入,足以解一时之急。

    若是彻底破产,还可效仿盗贼,去其他地方开垦土地,两年不交税,足以让一个家庭缓过劲来。

    至于土地的问题,熊槐丝毫不担心,楚国地方五千里,典型的地多人少,无论百姓怎么开垦,百年甚至两百年内,地都多的用不完。

    毕竟,在后世,江南的开发,可是整整持续了近千年,从汉代一直持续到唐宋。现在,连洞庭都是楚国流放百姓的地方,更别说其他了。

    至于百姓为了躲避税负,不断换地的问题,熊槐同样也不担心。

    因为现在不是数百年的刀耕火种,以前开垦一块土地后,地力数年内就会枯竭,只得另寻他处。但是随着耕种技术的进步,土地开垦出来后,随着耕种的不断持续,地力只会越来越肥,收成也比开垦之初还要多,而不会出现收成越来越少的情况。

    这不仅让国人形成了故土难离的思想,也让百姓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土地。

    所以,这两道政令一旦实施,百姓也就无需因为破产,而卖身贵族。如此,便堵住了百姓流向贵族的通道。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