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加藤清正所钟爱,池田辉政所追求(第2/2页)  日本战国走一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泄露。

    当然,很显然的,别说全世界,就是全日本也肯定不止他一个聪明人。抛开聪明人加藤清正,池田辉政很快也在经营中发现了贝灰的好处,于是在转封播磨改筑姬路城时也采用了这一办法。(很可惜,2015年修复过的“白鹭城”姬路城由于嫌麻烦,没有采用这个办法。现在姬路城上的白色墙灰都是就近产自冈山县新见地方的熟石膏做的,日本的很多文物古迹,大家也呵呵一下就好,骗骗我们这些外国人罢了,很多修复的历史古迹不如叫他发明历史古迹。)

    闲话略过,小平太暂时准备把烧制和使用贝灰的这个办法保密起来,筹建一只专门的山内氏建筑组织团体(类似于近江的穴太众,飞騨的木工)。

    继续来说贝灰的使用,贝灰由于本身的化学特性,在使用时要先煮一大锅干海藻,然后用粘稠稠浓糊糊的海藻汁(滤去海藻使用)搅拌贝灰。这还不够,在搅拌灰泥的过程中,需要加入麻寸莎,当然要撕成小片的纤维状。

    然后在糊墙的时候,连糊三道灰泥,真正做到防火、防水、防雨、防雪。从三十多度的高温到零下二十度的极寒,都不会出现裂痕。

    这样搅拌出来使用的灰泥,管用一个世纪!

    没错!就是一个世纪!

    有这样的独门秘技和专业技术,还怕在连年筑城普请的日本战国时代没饭吃吗?开玩笑!怕是以后要忙的脚不沾地喽。

    而且贝壳废物利用了,贝肉也可以利用起来。用山内自产的盐和酱腌渍起来,来不及腌渍的就大锅煮了给江尻城内留守的几百足轻喝肉汤。

    而那些贝肉渍物,往甲信关东这些内陆地区售卖,反正贝灰能挣钱了,这些可以廉价出售,挤占市场。还造福社会,让一辈子吃不上海鲜的内地百姓吃上海鲜。这就又是一笔钱,蚊子再小也是肉,能捞一点是一点。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