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6章 丧气话(第2/4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带着偶然性的因为其对手不过只是楚军于山西新募的上万新军,能杀敌数千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当然清楚这一点的并不只有福临一个人,此刻同在大帐之中的大臣奴才们对清军目前的处境也是心知肚明,对于楚军的情况也是有所了解。

    “皇上,楚贼此次出太行者,大抵上都是其于山西招募的新兵,其中亦有前山西绿营者,至今虽然屡闻其陷城,但各地却仍不见其精锐,其精锐到底身在何处,尚是不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其锋芒所指必是京师!”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鳌拜的眉头紧锁着,作为议政大臣的他,当然知道,李子渊派出的三路大军之中,有虚有实,但是到底那一路为实呢?这才是他关心的,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李子渊的东征最终目标是什么地方。

    是京师!

    毕竟对于李子渊来说,金世正是其直捣黄龙的黄龙府。

    不过,尽管知道他们的目标,但是对于鳌拜来说。仍然无法从中判断出这三路明军之中到底有哪一路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力。

    如果无法判断出他们的阻力而贸然行事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陷入明军的圈套之中。

    现在大秦国已经败不起了,尽管西安在长沙的洪承畴看似还是大清国的臣子,但谁都知道,现在他洪承畴同样也是在待价而沽,不过他倒不是在等待着谁出价更高。他是在那里等待着什么时候大明的皇帝会赦免他的罪过。

    或许这才是红尘仇之所以到现在仍然还头戴红顶子的根本原因。如果现在大清国要是还有什么失误。估计别说是西南的洪承畴,吴三桂他们了,恐怕就连西北也保不住了。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如果不是因为陕西那边还有万余八旗兵。估计现在陕西恐怕都已经投降明贼了。

    那些个汉人就没有一个可靠的!鳌拜在心里如此寻思,在他看来,即便是像洪承畴那样的人,当年投降也不过是被逼无奈。他洪承畴既然能够背叛大明。将来肯定就会背叛大清。

    无论如何,现在都必须要小心,绝不能让明军有机可乘。

    “正是如此,鳌大人所言极是,这明贼所指者,必为京师,其三路大军之中,必有一路意为京师”

    也许是时局的变化,让这朝中的大臣们对明军的称呼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最初称郑成功大军为“海贼”,再到后来称各地明军为“反贼”或者“贼寇”,到现在又称其为“明贼”,这同样反应了明军越来越占优势,同样也表明他们正在一点点的失去自信,自己也不再相信能够取得胜利,而是把对方放到平等的位置上,当他们如当年改口称“明狗”的时候,或许,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他们仓皇逃出关的时候了。甚至在一些人看来,距离仓皇出关的那一天,似乎已经不远了。毕竟已经有不少人提早做了打算。

    正当暗自思考之时,却听一直没作声的福临突然开口询问道。

    “那若是明贼犯京,我大清又该如何应对?”

    在这个时候,福临甚至已经动了离开中国的念头了,什么大清的皇帝,若是连性命都保不了,还是什么皇帝,大清国这里是中国,可不是什么大清国,祖宗留下的江山这中国可不是祖宗留下的,这是汉人的江山,若是天下的汉人不愿他们留在中国,留在这里可就只有死路一条与其留在这里,自寻死路,倒还不如回辽东老家。

    不过即便是作为皇帝,他也不敢直接说出这句话。毕竟当年八旗入关的时候,大家伙儿都是抛家舍业的来到这里。现在辽东还剩下什么?

    当年大家在辽东的老宅子,现在早已经塌了。土地也荒芜了,回到了辽东,又该怎么办?

    被皇上的这个问题拉回思绪的鳌拜连忙沉声回答道。

    “回皇上,这次虽说楚贼势大,可是他们也就是号称三十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