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目标第二更,求支持(第2/3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南京进发,现在江北清虏兵力空虚,地方伪官亦是惶惶不可终日,一但大军抵达,其势必不敢以死相搏而且也正因其为南京之门户,所以扬州城池非常坚固,城内也存储了大量的粮食,以备围城时所用。若夺以扬州,不但可阻以清虏南下,而且也可以缴获大量粮草,从而接济我忠义军军需”

    点着地图上的扬州,即便是直到现在,他还是适应不了这个时代的“地图”,这种地图,根本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军价值,顶多也就是告诉他,扬州附近有什么城池、市镇,仅此而已。

    指着地图上的扬州,重复着扬州的重要性,朱明忠又把话锋一转,然后说道。

    “但,这些并不是朱某选择扬州的原因。”

    扬州是个四战之地,按道理来说,朱明忠本不应该选择那里,毕竟离开南京的借口是北伐,那不过只是借口,北伐,看你往什么地方伐,可如果去扬州,就等于挡在了清军与南京之间,到时候势必会与清军一番血战,对于现在的忠义军来说,这样的血战本来是应该竭力避免的。

    但是现实的问题时,朱明忠不能避,非但不能避开扬州,甚至还必须主动夺下它!

    因为对于北伐来说,扬州实在太不重要了。

    他的话让朱大咸、于树杰、张国久、石磊等人,微觉诧异的同时,皆把目光投向他。

    “扬州是盐运衙门所在,历年盐引皆发自扬州,两淮之盐皆于扬州转运,目下虽说江南克复指日可待,可若是江南无盐,又该如何?”

    之所以选择扬州,不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而是因为扬州靠近两淮盐场!两百年后,太平军占领南京之后,因为未能占领扬州,更未能控制两淮盐场,不仅导致长江下游水运为清军切断,直接影响南京的粮运,更重要的是两淮盐场的盐无法运入南京,从而导致太平军陷入缺盐的境地。也正因为了解到太平军的失误,所以朱明忠才会选择扬州。

    “江南无盐!”

    朱大咸、于树杰、张国久他们无不是久读书经之人,他们自然知道在历史上,两淮盐场被北周夺走后,没有了盐的南唐陷入什么样的困境。

    “又岂止是江南无盐,江西、湖广等地皆赖两淮盐场供盐,若是没有两淮之盐,数千万百姓必陷淡食之苦”

    突然朱大咸惊讶看着朱明忠,像是想通什么似的,猛然拍手说道。

    “军门,若是我军能夺以扬州,北上占所两淮盐场,届时沿江诸省用盐,皆由扬州转运,如此,军门又岂需再为军饷烦恼?”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他们是看到了扬州地理位置的重到扬州所蕴藏的财富,对于军饷开支庞大的忠义军而言,这无疑是更为重要的。

    “正是如此!两淮盐税在手,我军便再无须忧心军饷!”

    朱明忠点点说道。

    相比于其它,钱才是最重要的,一万五千忠义军,一个月仅军饷就需要近五万两,虽说在江阴、常州缴得不少银钱,但开支更多,按照军需官的说法,仅凭着常州一地解款,根本不够维持忠义军的开支。

    军饷是什么?军饷就是军心!

    而且无论是将来练兵也好、造枪、铸炮也罢,都需要钱,钱从什么地方来?像李自成那般拷掠,或许可解一时之时,又岂是长久之计?

    税!

    只有掌握税源才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而扬州这近在眼前的两淮盐税,朱明忠又岂会错过!更何况那扬州还是两淮盐商齐聚之地,打下扬州之后,别的不说,单就是扬州城内盐商的报效,恐怕就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行军打仗,打到最后打的就是粮饷,打的就是银钱,没有银子,就没有军饷,也没有粮草,如此又焉能败敌?”..

    说笑中,朱明忠点了点地图上的扬州,而后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