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更,求支持)(第2/3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兴乾元年定型的燧发铳。

    与前者最大的区别是将核心的枪管长度由减了2寸。缩短枪管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装填速度,其次铳机结构进一步减少了用料。但重量与长款相比却是不降反升,可见这次改进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令火铳更加厚实耐用。

    短款使用起来比长款更加方便,性能也并没有降低太多,这也是它成为制式火铳的原因,而随后它一直进行改进,不过,仍然是元年铳的基本结构。

    长铳、短铳,都摆放在桌上,而在远处,停放着一排盾车,那是仿造满清的盾车结构制造的。

    “陛下,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奴虏每每行军打仗时,都会使用这种盾车,放置于部队前方,以盾车为移墙,士兵与墙兵列队放铳,有盾车抵挡,十丈外,铳弹往往无法洞穿盾车……”

    在张金生解释之余,朱明忠已经走到那几辆盾车前,看到盾车前方厚达到一尺半的盾牌,不等他说话,戴梓这位前工部尚书戴苍的儿子,六年前于清河书院皆业后,一直从事军械制造,在三年前出任大明的军械总监。

    “陛下,你看奴虏的盾车前盾分为多层,第一层为数层竹管,然后中间夹铁板,然后又是数层竹管,后再加铁板,臣曾试验过,如此分为数层,十丈外铳弹打上去,即便是偶有穿透,也不会有太大损伤……”

    在戴梓解释的时候,朱明忠的眉头一挑,这种结构他并不陌生,类似于后世的间隔装甲,第一层的竹管让弹丸扭曲变形,撞到夹层铁板上的时候。就已经是力度大损,接下来的竹管会让它进一步变形,等打到最后一层铁板的时候,往往也就没有力气了。

    古人也是有智慧的嘛。

    或许,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是朱明忠仍然有些好奇,是什么驱使着他们搞出了这样的“发明”,是经验,还是什么?

    “先打上几发试试。”

    其实,都不需要看,朱明忠也能猜出来结果,果然,几声铳响之后,100寻开始,直到30寻,也就是差不多30米的时候,才能铳铳击穿盾板,然后再击穿后方的那块厚约一寸的松木板,在30寻外,往往要靠运气。

    “陛下,如果能不击穿盾车,只恐怕对西用兵,收复陕西,势必会碰到麻烦。”

    不等戴梓说完,张金生便直接说道。

    “有什么好麻烦的?铳不行,上炮,他们能用盾车,咱们就用迫击炮,直接把炮弹扔到盾车后头去。而且迫击炮的射速还快,威力还大。”

    除了较近的射程,没有一个人会不喜欢迫击炮,迫击炮可以轻易摧毁敌军的军阵,然后一阵齐射之后,就可以考虑刺刀冲锋了。甚至现在大明的战法,大抵上也是这种打法——先是迫击炮一阵炮击,与此同时抵达铳击,在敌人陷入炮火中的时候,果断刺刀冲锋。

    “话不能这么说。”

    李定国于一旁打断张金生的话说道。

    “迫击炮是可以用,可是如果因为火铳不能击穿盾车,就取炮弃铳,那可就是舍本逐末了。”

    李定国的反驳,倒没有让张金生恼火,他直接笑道。

    “一通炮火之后,能打下去的还有多少?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咱们都已经杀过盾车了,况且,咱们可直接用野战炮轰开他们的盾车,这盾车再结实,也不过就是死物,他们总不能为其兵卒一人配一辆盾车吧,不过也就是想挡住铳子而已,可是战场上,铳子造成的伤亡才多少?顶破了天了一成,这一成,咱们直接用迫击炮补充就可以了。”

    对于明军的战术,张金生自然更有发言,不过,在这件事上,朱明忠却站在李定国的一边。

    “盾车虽说看似无用,可既然是清军的屏障,那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用炮,固然不错,但就像他们不能为每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