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38章 和厂长们的研讨会(二)(第2/3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着尼古拉耶夫斯基的话。

    见得将军保持着安静,为打破尴尬,尼古拉耶夫斯基赶紧补救性发言。

    “将军,对不起,我的话是过激了一些。在这里,我想我还需举一个例子。在战争爆发前的1940年底,我收到上级的一份计划书。甚至整个城市的枪械制造厂都收到类似的计划书。

    上级给予工厂的1941年生产计划,主要的人力物力用于生产半自动步枪。进入春季后,大部分设备已经就位,大规模生产正式开始。

    战争爆发的非常突然,随着战争全面爆发,我们又收到了新的命令。原本的生产任务全部取消,我的工厂被要求生产冲锋枪。费德洛夫的工厂负责生产老式的栓动步枪。

    您认为,上级为何突然做出这样的安排?明明半自动步枪能基于士兵更强的火力,明明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为什么生产任务突然停滞了。”

    “是什么?”

    “是成本!”尼古拉耶夫斯基强调说,“我不知道您是否了解如何管理一个工厂,或许这就像是指挥作战?我听命于上级的安排,工厂生产什么由上级威力无穷实则在战场上被证明废物点心的“斐迪南”。当然,它废物点心的本质是在整整一年后体现,1942年九月,它才刚刚开始投产。

    就像德国的许多新式装备,小胡子愈发的希望高科技的武器能够赋予德**队更强的战斗力,来弥补他们在长达一千公里战线上的相对兵力不足的窘境。

    但苏军暂时没有这方面的迫切要求。

    苏联当然也非常重视新锐兵器的研发,可苏联人有一个识时务的领袖斯大林,几次重大失败后,斯大林于国于民,决定不再“微操”。不过现阶段的苏联新锐兵器,大部分还是基于对现有兵器的改进。例如战斗力要非得更快,坦克要更结实云云。

    杨明志,他算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例外。

    斯大林本人当然非常重视杨明志的新发明,就像小胡子很中意波舍尔博士那般。

    和波舍尔博士那种有些浪漫情怀的工程师不一样,杨明志的想法一贯非常务实,其研发更是急迫。

    然而不懂得他的心路历程者,是否会对他的“务实”,认为是一种“冒险”呢?

    现在,杨明志觉得自己有理由凭借一张嘴,尽可能的说服尼古拉耶夫斯基。

    “亲爱的同志,缩短了子弹,装药量降低,也意味着弹头变小,它的威力也自然小了。和普通的全威力步枪弹,它的射程必然会降低的。指望我所谓的中间威力弹能够击毙一千米外的敌人,是不是要求太极端了。

    退一步说,步枪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求所有步枪都能够击中一千米外的目标?难道要求所有的战士必须是狙击手?所有的步枪也都是狙击枪级别的精度?这怎么可能!

    一万支莫辛纳甘中,有十几把具备狙击级别的高精度就很不错!

    再说,现代战争,士兵隔着一千米距离互相射击是常见的?不!我在白俄罗斯打了一年多的仗,指挥部队打赢许多次战争,部队累计击毙了超过三万名敌人。其中又有多少是死于步枪远距离射击的?大部分是各类火炮甚至火箭炮,轰得只有残破的尸体。

    所以,以我的长期战场经验。往往是在四百米距离内枪战猛烈爆发。”

    通过将军的一番有价值的言论,还有关于武器生产方面,他居然随口说出几个专业术语,现在的尼古拉耶夫斯基一脸认真模样,乐意听从比自己小二十年的年轻的将军说教。

    话说将军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定论:枪战往往在四百米距离内发生。

    以前根本没有人对此作出统计,他觉得,将军就是靠货真价实的军功,从一介士兵突然爬升到中将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