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84章 班用轻机枪试验(三)(第2/4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开始受到地心引力、风阻、风便等各种障碍的影响,任何的子弹,超过一定距离,弹头的弹道就难以估测了。

    很显然,鹅毛大雪下的试验真实性值得商榷,军区司令也给自己定了很低的底线。

    偏偏如此,当靶子拿回来后,每一张靶纸上面,单孔的数量明显高于大家的预期,甚至比一百米标靶的单孔密度不相上下。

    “哇!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它真是精确。”因为赞许,军区司令说话都家中音量。

    “那么,您……”杨明志轻轻侧过脸,看着军区司令,“同志,您觉得如何?是否满意?”

    没有枪械出现卡壳,风雪给予枪身的障碍根本不存在,而射手也一直在采取短点点射的操作模式,二百米上靶率很高,看来绝不是什么奇迹,就是枪械性能卓越,射手技能高超的缘由。

    此时此刻的司令内心充满了亲自上手的渴望,他试探性的说:“也许,我的确应该上手试试。我要亲自感受下。”

    “好啊,明智的决定!不过,难道您不怕雪花污染您的大衣吗?”

    “呸!身为军人,怕脏就不卧倒了?那是小布尔乔亚思想,我是完全没有的。再说了,西伯利亚的空气澄澈透明,落下的雪花直接可以吃,积雪就如同远方的贝加尔湖水那般纯净。”

    某种意义上司令说得的确正确,西伯利亚这地界,上千年来一个样子,不过新西伯利亚市周遭环境是否干净,杨明志不敢恭维。城内的重工业工厂拼了老命在生产军械,浓烟一直对空排放。或许,距离城市远些的乡村,那里的确是个僻静整洁的环境,就是有些过于原生态了。

    司令很乐意亲自上手,何乐不为呢?

    杨明志高兴的说:“很好,在您扮演风雪中机枪手这一角色之前,我们先要把空了的弹鼓再度状态。如何?您有亲自装填的想法吗?”

    “我亲自上手?求之不得!好啊!我正想看看您的锥型弹鼓有何特殊之处。”

    “我保证您会大吃一惊!”

    带来寒冷的风雪已经无所谓的,军营了士兵突击搭建了三间帆布大帐篷,暂且为遮风挡雨之所在。

    所有试枪员抖干净积雪,纷纷带着兵器钻进帐篷。有的人只是歇歇身子,再喝两杯热红茶暖身子。而杨明志,他仅挑了两名试枪员,钻进军区司令大帐篷,特别得向几位高级军官讲解如何装填子弹。

    桌案上,一个75发的弹鼓后盖被轻松打开,思盏煤油灯的柔光下,其中的结构军区司令看得可谓清清楚楚。

    “这……这里面存在齿轮结构?”今日所见,司令可谓耳目一新。

    “没错,就是齿轮结构,它也比较特殊。”杨明志耸耸肩,当众开始装填演示。

    作为熟练人士,杨明志的动作就太娴熟了。他抓起一把散碎的子弹,无所谓整齐与否直接放弹鼓内的槽位里塞。要装填75发子弹,他的表演仅仅用了一分钟多一点。之后合上盖子,掰着外侧的扳手,给发条上满了力量。

    整个操作用了区区两分钟,速度快得惊人!的确,在杨明志看来自己的速度就是非常快的。

    那个未免的军营大比武,给弹匣弹鼓压子弹,可是关键性项目。感谢爹妈赐予的这双灵巧又不缺力量的大手,使得自己迅速成了行家里手。

    不过基于军区司令和其他几位高级军官的,就是有些过分的精神刺激。

    “太快了!真是太快了!”并不是因为挨了冻,军区司令满是褶皱的老脸不禁颤抖。

    聪明人瞬间就明白,弹鼓内是发条驱动齿轮,使得子弹供应顺畅的。这种结构的枪械军中不存在,别列科夫将军不仅仅是造了一款新枪,还有一些看似不起眼实则意义重大的小发明。

    一个士兵如果三分钟内就装好一个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