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7章 杨明志的返程(第2/4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尤其是喀山和乌法,当地大量的突厥蒙古族裔的牧民,供应了大量羊毛。

    因此,这个冬季至少苏联军队根本不缺冬衣。

    当然苏联大规模制造的“军人棉衣”,就是土色亚麻布塞棉花,最后麻线缝合。它的质量一般,胜在可以大量生产成本低廉。

    苏军的基层士兵,如今就普遍穿着这种量产型棉衣棉裤和护耳棉帽,身上再裹上一副可以做成帐篷的麻布斗篷,一个标准苏军战士形象便是如此。

    杨明志丝毫不缺“军人棉衣”,他又在卢比扬卡的办公楼地下仓库里,拿走了一件羊毛大衣,以及多达二百块肥皂,尤其是肥皂简直搬空这一办公楼的库存。

    他对于肥皂的需求令贝利亚费解,贝利亚亦是不明白为何别列科夫就是喜欢搬运内务部的库存。

    在象征性支付了一笔钱之后,杨明志还是拿走了这些重要的货物。

    杨明志为何要这么做?原因非常简单,自己即将负责的工厂必然马力全开,工人们必然整日和金属铁锈和机油打交道,大家自然需要大量清洁用品。如今这个性价比最好的用品就是肥皂!

    杨明志对新西伯利亚的肥皂供应有点担心,那么不如自己带走一批现货。

    他确信整个莫斯科,就真的只有一些特别的仓库,能合法的拿走肥皂二百块!

    林林总总的东西加在一起,返程的杨明志,他的行李足有两大木箱。

    羊毛大衣、衬里毛衣、化妆品、清洁卫生用品、少量文具,还有在多个国营商店搜罗到的多达二十瓶酸黄瓜,以及一些小物件。

    杨明志很是无奈,战时莫斯科就只能提供这些,即便战争胜利,至少还有十年时间,苏联的商品经济依旧极度匮乏。

    不要奢望太多,如今能凑合的活着,不会饿死冻死,就能让万千苏联平民满足。

    而沦陷区的另外一半苏联公民,他们迫于德军的搜刮,正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

    十月份的降雪横扫整个东欧,新的冬季又将有上百万沦陷区苏联公民冻死。

    又是一个冬季,杨明志至少不担心游击共和民的生计。

    在莫斯科的时间里,杨明志和波诺马连科交谈多次。

    他非常欣慰的是,就是到了十月份,游击共和国也没有大规模作战计划。

    除了杨明志下达了“不要战役”的命令,也在于重伤的游击共和国不得不安静下来恢复创伤。

    冷血的说,因为一万多人战死,游击共和国粮食供应变得非常充裕。

    赶在出发前,杨明志又从送行的波诺马连科那里得到了最新的利好消息。

    原来一个对月的时间里,担任军事领导人的耶夫洛夫正在大规模训练新兵。

    一度几乎战斗力的部队,如今已经在恢复兵力。

    因为沼泽地有粮食!

    如今德军已经没有意愿再发动大规模围剿,得此良机游击共和国在萨林奇金的主持下,开始大规模派遣“游击小队”,进行远距离渗透作战。

    除了袭击德占村庄的伪军和德军哨所,也在迁移村庄居民。

    非常时期,萨林奇金使用了断然措施,甚至是残酷手段。

    当下的沦陷区人民,那些第一时间抗争的人们往往已经加入游击队,剩下的多少老弱。

    他们被德军监控,被大规模的搜刮,每个人挣扎在饿死的边缘。

    许多人甚至缺乏逃跑的力气。

    萨林奇金就是要和德军抢人,他需要大量的人口恢复游击共和国的综合实力。战役时期女人们的表现,令他对上万名巾帼英雄惊喜。

    足够年轻的女人们,经过一番训练一样可以成为能打硬仗的战士。

    超过五十支“游击小队”肩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