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3章 去储蓄银行(第2/4页)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建筑,整个建筑很有艺术性,只是招牌没有任何的装饰,朴素的以俄文拼着“储蓄银行”字样。

    苏联从建立仪式就很重视公民的素质建设,所谓公民都是平等的,买东西办事一定要排队,除非是为国家有着突出贡献的人。

    银行这样的地方也是如此,透过敞开的门,杨明志看到一楼的大厅内确实有排队者。可相比于刚刚的所见所闻,银行排队的队伍也太短了。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下了车的杨明志问道。

    “您请跟我来。”说话间,大尉正了正衣服,又把标志性的大檐帽戴在头顶。

    紧拽着妻子的小手,杨明志跟着大尉直接到了银行的后门,大步跨入了这一充满油墨气息的建筑中。

    1942年,图灵成功发明出了具有解析功能的图灵机,电子计算机最核心的东西已经诞生,只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电脑的诞生还有多年。

    杨明志根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电脑和全球互联,金融系统该是如何运作呢?

    答案就是纯粹的手工记录,每一笔交易都是手工记账。所有的交易记录也都是纸质档案,那里将记录客户从办理存折开始后的每一笔业务。管理如此众多的数据考验着所有业务员的工作能力,纵使一群银行职员能力出众,每天花费在记账和统计的时间都是极高的。

    这种状态下,银行除了要支付给储户利息,也要收取账目的管理费。

    还是因为这种落后的,从威尼斯商人时代就开始的,已经持续了长达五百年的银行体系,经济犯罪的成本实在是低。所谓职员在收了储户钱后,不记账或者少记账,所谓雁过拔毛中饱私囊。

    列宁决定恢复苏联的银行业,复兴的国家银行体系完全采用现代银行模式。

    任何时代都不乏贪腐之人,苏联的银行业亦是如此。如今是艰难的战争时期,给储户乱记账,哪怕少记多记一个卢布,性质都是恶劣的,数额巨大者干脆被内务部当做德国间谍处理。贝利亚自然不管银行业,然金融系统的稳定干系到全联盟经济运作。他的解释很简单:“无论他们是否是间谍,破坏联盟的经济,该行为等同于敌对行为,必须立刻消灭。”

    战争刚爆发的时候,因莫斯科城一度岌岌可危,城内曾陷入混乱。内务部处决了一大批人,这才稳定了秩序。

    所以在当前的1942年九月,经济罪犯已经成了尘埃泥土,整个莫斯科的银行业,清廉度达到了顶峰。

    正如大尉所言,一个姓尼科诺夫的秃头中年人接待了一行人,听其所言,他就是该点的主任。

    “您一定就是别列科夫将军,只有您能拥有这么多勋章。”

    点主任的自来熟令杨明志有些不悦,虽说以貌取人不对,相由心生的说法也不是胡说八道啊。此人绝不是憨厚老实时而粗鲁的俄罗斯大叔,他有着很大的眼睛,双眼皮亦是明显,就恍若东正教教堂的玻璃镶嵌画中的人物,这双大眼睛不经意间流露着精明。

    他穿着白衬衫有扎着背带,胸口挂着身份名片,如此装束和其他职员有着鲜明对比。

    杨明志略显尴尬的和他握了手,不料,拉林大尉提出抗议。

    “主任同志,您为何不像其他人那般穿制服?穿着便衣,这是对将军的不尊重。”

    “啊!真是抱歉。”这个尼科诺夫有自己的解释,就是室内太热了。

    在匆匆换好制服后,他嘴里依旧念念有词:“一次过户一百多万卢布给个人,这是一笔巨款。即便那是领袖下达的命令,最终由我的点落实,想想这件事,我就情不自禁的冒汗。”

    “是太紧张了。”杨明志善意的问。

    “当然!我在报纸上看到过相关报告,您不远万里到我们的国家,就是为了打击侵略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