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章 功成(第1/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括等人制造的火炮原料为钢铁原本王静辉打算采用青铜的不过随着钢铁冶炼技术地提高使用钢铁替代青铜变成了可能这也使得火炮的重量大大降低看着眼前这门马上就要实验的火炮重量应该不会超过五百斤粗大的口径整体就像一个被拉长的酒坛子火炮身管下面还装有两个大木轮以便实现这个大家伙的机动和运输。
    大宋火器实验场今天头一次迎来了皇帝的亲临尽管事先都得到了通知但所有的人都不禁有些激动实验场周边地区的防卫警戒力量比平时加强了许多。来检阅火炮试射的人数并不多皇帝赵顼、王安石、司马光、郭逵、曾公亮、冯京当然还有驸马王静辉。为了取得最佳的效果沈括等人都已经把火炮试射过很多次了对火炮的各项数据记录得非常详细这当然也离不开王静辉庞大财力的——开花弹早在半年前便已经研制成功火炮在那个时候便已经开始试制投入实验了这中间经过了无数次试制、实验、修改、再设计制造无非都是以现有基础追求火炮威力最大化并且争取在试验当中能够得到朝廷各位大佬的青睐以缓解火炮研制时间过长给他们带来的被动。
    沈括和苏颂在昨天便赶到静园给王静辉就火炮的各项参数和研制工作作了最为详细地说明对他们的工作王静辉已经是十分满意了——他固然需要先进的火器来克制敌人不过他也明白没有诞生像后装速射炮和机关枪这样的热兵器对骑兵的威慑力还是比较有限现在他所做的不过是个开头以后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储备后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就算退上一万步只要沈括他们的火炮表现不是很差劲用来攻城的时候也会大大降低宋军的伤亡更不用说是守城了。在这个时代来说那简直应时攻城一方的噩梦。
    火炮的各项参数王静辉早就通过沈括等人的汇报知道了不过他还是想亲眼看看这个时代顶尖兵器的风采这是集合了恐怕这个时代最为优秀的科学家几年苦心研究的结晶。至于能够达到什么地步就不是他所能知晓了毕竟数字是死的真正的火炮发射才会更加直观地体现这种兵器的威力——它可能是这个时代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热兵器!
    靶场中央前摆放着一门用于试射的火炮在它的后面还有四门一模一样的样炮而靶标却设立了两个——一个是两百丈远另外一个则放置在砗百丈远的地方比较近的靶标建得比较小是一座仿制城门;而另外远处的靶标则分布比较大是几十根木桩散乱排列上面拴着羊。前者是检验火炮的攻城威力而后者则是模仿对骑兵或者是步兵的杀伤力。
    王静辉和郭逵对视一眼后都点点头——这样的靶标设置不仅仅是为了检验火炮的攻坚和杀伤有生力量也是考虑到火炮发射精度的问题——沈括的汇报材料中对火炮的射程朝廷了详细的说明这些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的火炮上设有刻度和准星两百丈是最佳准确射击距离而四百丈则是交火炮发射仰角提高后的最远距离产人对武器性能的保密程度非常高在射程上更是保守。《武经总要》中所记述的武器射程基本上都被打了六折。这也是防止敌国探子获得这些武器准确资料所致虽然效果有限但在初期的时候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宋辽大战的时候契丹大将萧达榄阵亡原因有很大程度上是对宋军的床子弩性能不了解结果直接被射杀致死。现在所朝廷试射的火炮精确打击和最远射程当然远远不止两百丈和四百丈。不过为了得到朝廷各位大佬的在确保打击精确度的基础上也是尽量向极限靠近。要不然打出的空靶太多反而会弄巧成拙当然最远射程再向前提高五十丈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不过即便是两百丈远的距离也是远远超过现今宋军武器库中射程最远的迫击炮射程近三十丈远更不要说是最远射程了光是瞧这个射程也足以使像郭逵这样真正的军人动心。
    一门火炮的操作人员标准是四人因为试验的缘故还要加上两个火炮研究技术人员所有参观试射的人都接到了一件小礼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