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六章 赏赐(第1/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静辉之所以这么快便开始推销他的农垦兵计划,一方面是因为楚州水利工程诞生了五万顷淤田不能够荒废,必须让人来开发,采用厢军这个包袱正好合适;另外一方面便是因为王安石六月二十三接到圣旨入汴都开封,接受翰林学士的职位

    当王静辉当天得知这个消息后,正在喝茶的他失态的没有拿稳茶杯掉在地上摔碎了:王安石的升迁速度还是太快了,从江宁府至翰林学士,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官职得到这么大的提升,这让王静辉心头不禁一跳,眉头紧紧的锁了起来.hahawx.net

    王静辉虽然没有见过这个“拗相公”,但从历史书上他可是记得王安石辩才无双,从江宁府一步到翰林学士这样的跨越还不足以让他如此惊慌,他现在最的的便是王安石当上翰林学士后,和皇帝的接触日益增多,以他的口才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王静辉心底还真没有谱

    王静辉拿起赵顼的来信,上面说到王安石曾于月余前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深得英宗赵曙父子的推崇他看过后不禁苦笑的摇摇头,王安石这篇札子他当然知道,现在他有些后悔盗版了后世这么多的诗词,怎么没有想到把王安石这篇著名的札子给盗版过来?!

    现在说什么也晚了,王静辉觉得越来越紧迫,自己该抛出自己的杀手锏了:处理厢军!干出常人所不能有的政绩,自己要在楚州加快改革试点的脚步,以后如果王安石要是在英宗赵曙面前推销他地变法地话自己也要在老丈人耳边念叨念叨来个釜底抽薪——论改革谁还能比我更有资格?

    在这样的想法下,王静辉便向英宗赵曙上了这道他写得最短地奏章也是最能表现其政绩的奏章原本这五万顷新开发的淤田今年不打算有这么大动静的,准备在明年才开始正式投入使用,但王安石地出现使他不得不加快脚步了处理了这些厢军后,但不论他们在这些淤田上劳作的收益单凭解决了朝廷养活他们的军费,相信也会令朝廷高层统治者对他另眼相看——王安石有名望,王静辉有才干,孰优孰劣自有公论!

    英宗赵曙看到这道奏章后,简直跟见了鬼一样,不过脸上除了掩饰不住的惊讶外,眼中流露的全是喜悦的神采,他抬起头看见在旁边的宰辅韩琦和枢密使富弼这两个帝国重臣之首对他有些疑惑,便把奏章随手递给了宰辅韩琦:“两位爱卿,看看驸马的奏章吧!”

    宰辅韩琦看完后纵使他纵横大宋政坛数十年也很是惊异,而富弼正是他把这道奏章交到英宗手中的,看过后也是不禁动容韩琦和富弼相互对视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对驸马能力地赞叹:帝国缠身数十年的厢兵政策,居然让王静辉三下五除二的解决了,并且楚州的两万厢军自此裁汰一空不算,还要再向里面补充一万多厢军才可以满足

    韩琦和富弼上前恭喜英宗赵曙得了个能干的驸马,具有识人慧眼乐得赵曙半天合不蚂英宗赵曙在笑过之后对枢密使富弼说道:“富公,准备一下,驸马需要的厢兵,他要多少就给多少!”

    富弼听后点点头,他自然知道现在厢兵对国家财政的拖累,能够裁汰是最好不过的了他当然赞成,不过他又问道:“驸马在奏章上所请地除去那些厢兵额头上刺字该怎么处理呢?按惯例只要入厢兵者终身为厢兵,但厢军始于太祖皇帝,太宗真宗仁宗朝时期厢军逐渐增多,但也没有裁汰,直到现在厢军支出太大,必须裁撤臣以为这些裁撤的厢军将会成为平民,以后这额头上的刺字还是除去的好!”

    英宗赵曙今天接到王静辉的奏章显得很高兴,在裁汰下来厢军刺字问题上,到没有什么太多的介意,原本就打算按照王静辉地建议,打算除去裁汰厢军额头上刺字的,但由枢密使富弼主动提出来更符合他的心意,旁边的韩琦自然不会反对,所以赵曙也借机照准了

    蝓赵顼说道:“据驸马信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