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八章 借鸡生蛋(第1/4页)  宋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静辉知道他们心中在想什么,虽然他对这些官员打心眼儿里面不屑一顾,但他没有办法:这就是政治!利益的交换——属下尽心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而上级则要为属下争取更多实在的利益就王静辉知道的历史而言,他现在面临的状况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至少属下都对他有种畏惧,使他们不敢过分的违背自己的意志现在大宋多的是拿钱不干事的属下和上司,大宋的京畿路这段日子的免役法推行过程中总是出现不同的问题,这就是属下和上司之间的矛盾所致

    王静辉讨厌政治,以前在学校宿舍中,舍友们谈论最多的便是权力金钱和女人,没有想到自己来到大宋,这三样当初被舍友评选公认的三项男人最想得到的东西,他都轻而易举的得到了不过除了蜀国公主是他真心怜爱的外,金钱和权力却并非他所爱,他更向往的便是做一个医生扶危济困走到现在这一步,王静辉此时已经无路可逃,也唯有执著的走下去,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将会把大宋带往何方,这使得他更加诚惶诚恐book.zhuike.net

    会议的最后,所有与会的主要官员都把自己在今后工作中所能够想到和现在正在遇到的难题,都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递交上来——这是王静辉开会的方式,他将会以最短的时间来批阅这些报告,提供解决方法和途径,在第二次会议上做出交代,这样尽量少开会多办事

    现在兴国银行由于频繁出手投资虽然家大业大但其银根也非常紧张了,李管事除了北上汴都融资外必是从刘账房那里带一笔资金过来,来降低兴国银行内在压力现在的兴国银行还不能称之为“银行”,它还没有普通的储蓄功能,只是对外投资在别人的眼中不过是个高利贷机构罢了,只不过它地利息远远低于高利贷一想起兴国银行那个四不像,王静辉就摇头叹气:如果它像后世那样具有聚集社会财富地功能,那自己也就不用再想汴都求援了

    对于兴国银行是否现在就开始储蓄业务,王静辉和李管事都觉得现在还没有到最佳时机虽然王静辉读史书的时候,记得宋朝民间窖藏贵重金属成风,在蒙古灭宋地时候,仅在一个中等富豪之家便挖出了近万两白银,在白银还没有做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时候,能够有这么多的藏银这是十分恐怖的,整个汴都开封在他地眼中更像一个大金库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前景广阔的市超王静辉也是束手无策——根本就没有人相信银行信用,也就不会有人来存款,这项买卖绝对是有亏无赚

    李管事赶到汴都后,按照王静辉给他的帖子挨个拜访这些大宋商界的头面人物,他怕王静辉的融资事项不顺利,在取得初步成果的情况下立刻给楚州写信在汴都的这几天,李管事不仅从这些商界大佬的手中得到了大笔的投资,甚至直接得到了一支有着十五条航海船只的中等规模船队直接以股份的形式加入这支船队原本是跑杭州到南洋线路地,但南方线路高手云集,利润也逐渐被摊爆这支船队的老板听说了李管事的来意后便迅速作出决定,将他手中的船队租借给大宋皇家航海,毕竟朝鲜航线的开发远不如南方航线,利润自然是十分丰厚王静辉收到李管事的来信后,心中对如此顺利的便达成目的,也十分高兴

    聚集社会财富来为国家做事,只要运作得当投资正确,那确实是于国于民两便地事情王静辉想到自王安石变法后,赵宋王朝财政因为掠夺式的积累,迅速摆脱了财政危机,也给后面哲宗赵煦的挥霍无度奠定了基础银行运作上有他提供后世银行的大体框架,而具体细节相信以李管事为首的银行董事会会慢慢完善起来,至于投资方向上,他还有很多点子没有用,王静辉对兴国银行今后的发展特别有信心

    李管事地汴都之行也给王静辉带来了新的灵感:与其眼睛盯着普通人家的那点儿家底儿,还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超级富豪的身上,而且这些富豪的身后还有朝堂之上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