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零三章 经洛阳(第2/3页)  宋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愿意平心静气,看如今被宋廷重新夺回疆域这个事实的人并不多,叶青一路行来,在经过的几个重城休整时,总是会看到一些穷酸的文人士子,在北地简陋的酒馆里,喝着最差的酒,而后在穿着打扮上,效仿着所谓的南地的文人士子的模样儿。

    但在叶青的眼中,他们的穿着打扮却是有些四不像的样子,即无南地文人士子身上的温文尔雅,也无那些墨客名流的洒脱风流,昏黄的油灯下,简陋到黄土夯实的矮墙青楼内,女子沙哑着嗓子,在干涩如同拉锯似的琴声下,想要学着南地那婀娜多姿、柔肠百转的我见犹怜,但最终却是徒留笑柄于叶青眼内。

    金人治下的北地,想要保留中原文化的正统精髓,但又想要让自己的粗鄙文化能够深入人心,所以在这样的矛盾中,这几十年来催生的北地文化,或多或少的都带着一丝的畸形,如同混搭似的风格在完全不成熟的情况下,不伦不类只会让人无奈的叹气。

    八千里路、三千流水,见山望水,望村见烟,不管如何,一路行来,袅袅炊烟还是能够让叶青感觉到,整个北地,如今已经正在渐渐变的更为祥和跟安宁。

    叶青在到达声名在外的洛阳时,北地的天气也渐渐开始变的暖和了很多,人们身上的衣衫也变的单薄了一些,厚厚的棉服,拆洗出来的黑色发霉棉花,在弹棉花的作坊里小心翼翼的重弹一次,深怕把原本七两的棉花,弹的不到四两。

    盛唐时期东都洛阳的繁华盛世,如今也只能在后人的描述中,或者是籍中看到,而眼睛能够看到的,完全是一个满眼黄土,城墙破烂,金国风俗当道的暮气之城。

    紫薇城、隋唐时在洛阳的皇城,如今能够见到的,不过是一片片废墟下的草木荒凉,隐约还能够看到的一些残垣断壁,宫城地基之类的事物,使得如今渐渐暖和的洛阳,在叶青的眼里,却是多了一丝秋日的萧瑟。

    站在原本是唐王朝最为强盛时期的标志天枢,天下之枢的破坑处,叶青无法想象,当年那高达三十多米,上端附有一个直径近十米的铜盘,四名龙人各立一方手捧火珠的盛世景象,是如何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时常有人说此地不吉利,所以不管是坊改市,还是市入坊,即便是在金人治下,也没人愿意在此处修建任何一个建筑,而如今洛阳衙署,占的则是当年我大宋的应天院廨院,当然在这之前,也是金人治下的衙署。”洛阳知府周宗,陪着叶青跨过洛水桥,继续向洛阳城内行去。

    洛阳城早已经坊市不分,所以百姓面街而居、沿街成市也早已经成定型,如此带来的好处,便是能够给一个城增添不少的活力,但也因为如今洛阳再次被宋廷夺回,一切又像是在恢复秩序一般,众多的事情又开始慢慢的向着宋制发展,而当初那金人治下的一些风俗,虽然依然是随处可见,但比起去年来,已经是少了太多太多。

    叶青并不在意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何况如今跟金人不过是隔河而望,百姓们更在乎的是能不能吃饱穿暖,夏天不会被黄水淹死,冬天不会被冻死,至于头顶上的天是谁,有时候真的不重要。

    而且即便是如今已经与黄河对面泾渭分明,但在这个如同边疆的地方,两地百姓之间的交往,却是比从前还未被宋廷夺回时,还要频繁了很多。

    一个洛阳府的周宗,一个开封府的张奎,两人全部都是叶青当初亲自任免的北地知府,而对于金人,叶青也曾经调查过,如今刚刚年满五十的周宗,家中则是有两儿两女,原本是极为幸福的家庭,同样,其也在金人治下为官。

    但就在宋军攻洛阳前,就在金人回撤北上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女儿却是被跟周宗为同僚的金人所奸 淫,女儿最终羞愤自杀。

    而周宗悲愤之余,倒是不失为一个血性汉子,率领着其他对撤离金人同样义愤填膺,恨之入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