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2章 不想当宰相的状元郎不是好秘书(第2/3页)  隋唐大猛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纳税。

    更不会允许什么突厥部落、粟特部落、羌人区等出现,不可能让他们自治,让他们成为国中之国。

    这就好比科举考试,你蛮夷要是入了籍也一样可以按正规渠道参加科举,考不考的上,全凭你真本事,不会给你加分不会给你特招。

    ·······

    三天后。

    殿试的成绩出来了,笔试和面试的成绩都出来了。

    十人名单摆在皇帝面前,这是最优的十人。

    笔试前十和面试前十,都有马周。

    马周的那通华夷之辩说的大气,深得皇帝赞赏,诸位考官们也很支持。他的那番话,很符合如今朝堂上的华夷之策,更深得皇帝喜欢。

    毫无疑问,罗成最终钦点了马周为状元郎,一甲第一名,状元郎,赐进士及第!

    第二名皇帝钦点了孙伏伽,这也是位河北士子,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孙伏伽曾经在隋朝时就考中了进士,大业末还任过大理寺史,是一位怀才不遇的小官。隋亡后,还曾在李渊的伪唐任过长安县法曹,因上李渊言事有功,被李渊升为治侍御史,不过后来因上言事被李渊免官。

    此后回到河北老家读静修,这次前来参加科举,也是一路过关斩将,尤其是他的判案判的极好,殿试上的答辩虽没有马周那么出色,可也是得到皇帝好评。这次殿试,皇帝钦点其为一甲榜眼。

    探花郎皇帝则点了出身京兆韦氏的韦待价,他是尚右丞韦挺之子,韦待价名门子弟,确实也很有才气,皇帝对其很满意,从殿试前十中点为探花。

    天津桥北,皇城端门前。

    二百三十名进士皆在此等候放榜。

    秘监王珪亲自捧着金榜出来。

    金榜悬于端门前,秘监亲自唱名。

    唱名从后往前,第一个被唱名的是三甲同进士出身的第一百九十七名。

    “侯君素,三甲第一百九十七名,赐同进士出身!”

    来自关中的士子侯君素激动万分,他是朝中大将侯君集的族弟,但打小学文,没想到这次还真的能够中得进士,哪怕是最后一名,也是高兴万分。

    “我中了,中进士了!”

    贡士变成了真正的进士,鲤鱼跃进了龙门。

    四周传来一片恭喜之声。

    ·······

    “一甲,探花,韦待价!赐进士及第!”

    “一甲,榜眼,孙伏伽,赐进士及第!”

    “一甲,状元郎,马周,赐进士及第!”

    当最后三个名字念出后,端门金榜上,最顶上的一个名字也填写完,许多翘首期盼的进士们,终于忍不住叹惜。

    虽说殿试不淘汰,可名次也很重要。

    一甲前三,可以不通过朝考,而直接授秘省官职,状元直授秘省秘郎,榜眼和探花授校郎。

    秘郎是从六品,校郎从七品。品阶既高,又清要。

    要知道秘省可是内三省之一,秘监更是皇帝宣政殿御前会议大臣,能够一经科举便进入秘省,哪怕仅是秘郎和校郎这样管理图的官职,也是不同寻常的。

    而其它二甲三甲的进士们,殿试之后还要进行一次朝考,考试合格者,授予秘省校、正字,而不合格者,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外放地方任县丞等职。

    秘省的官职不是要职,可却是个正途,能入秘省,将来有极大机会入翰林院,而二百三十名进士,最终只选十三人入秘省,除一甲三人,便只再选十人。

    二百二十七人,争十个名额,比会试还要严格的多。

    “恭喜宾王兄,高中状元郎!”

    无数新科进士们过来向马周道贺,两千三百解额举子,最终考出二百三十名进士,现在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