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0章 各行其是(第1/2页)  大宋纨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汴京。

    西夏十六岁小皇帝李乾顺忽然“因病”驾崩的消息传来,百姓们都唏嘘不已。总体上来说,大宋百姓对于西夏人是没有好感的,但这个李乾顺不同,因为他刚刚灭了大宋的宿敌他是他自己的生母梁太后,随后又以很恭谦的姿态和大宋签订了和平协议。不管他做这些是出于什么目的,大宋百姓对这个李乾顺还是存着一丝好感的。

    大宋皇帝赵佶乍闻噩耗,也是悲戚不已,感叹道:“乾顺犹幼于朕,英雄了得,奈何竟遭天妒!”说罢,流涕不已。

    随即,大宋立即派出由礼部尚书赵挺之率领的吊唁团前往兴宁。说起来也真够巧合的,这边西夏的吊唁团刚刚来吊唁了大宋的国丧,那边大宋人的吊唁团马上又开始启动前往西夏了。

    更巧合的是,这次继位的竟然是刚刚出使大宋归来的晋王李察哥。

    接着,另外一个既令宋人震惊又兴奋的消息传来:辽国背部的生女真部落联盟宣布反辽。这些年,大辽内部部落的反叛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女真部落并不算什么大族,他们的反叛本也引不起宋人的关注的。

    大宋百姓之所以关注这次女真的叛乱,纯粹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听说这次在大宋的蹴鞠赛上大放异彩的唐括乌雅竟然被辽国是皇太孙淫辱,最后咬舌而死,而他的丈夫完颜阿古打则是侥幸逃脱;另一方面呢,女真人以区区七千战士就击败了辽国的八万“讨逆”,震惊四海。

    对于这个消息,大宋的《东京日报》给予了证实,并用很中性的口吻说道:“圣上对此十分关注。”

    当然,大宋朝内也并不是一湖春水,毫无波澜的。只是这些事件相比西夏和辽国发生的事情显得太小了一些而已。

    首先是蔡王似开柜坊之事被查了出来,按照大宋律,平民若是犯这等事情,是要斩首示众,家人还要杖责流放的。不过,蔡王身为亲王,情况就要好一些,新帝不忍加罪兄弟,只是派人斥责了蔡王似,并把他的爵位降为郡王,罚他留在府中面壁思过一年。

    但是,蔡王开柜坊案却拔出萝卜带出泥,居然把大宋的两位相公蔡卞和以清廉著称的章都陷了进去。

    蔡卞的罪名大一些,因为“天财赌坊”里面也有他的股,这一点从蔡王府里面搜出来的文书之中白纸黑字,写得很明确,抵赖是不行的。事件一出,众言官立即连章弹劾,而身为兄长的蔡京也做出大义灭亲的姿态,并不包庇,主动把事情脚送朝议,而他本人也在早朝上首先发言,请陛下严惩蔡卞。

    赵佶震怒,当场贬蔡卞为知惠州府事,责令即日赴任。由刚刚被提升为吏部侍郎的李格非接任他的尚书左丞之职。这样,朝廷内外的目光又一致转向了曹端,因为新任副相的李格非正是将要成为曹家夫人的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此人虽然在仕途上向来没有上佳的政绩,但人却是以强项出名,曾多次和权倾朝野的章顶牛,他任副相虽然在朝政上不会有太大作为。但是,值此非常时刻,他倒是一把很好的刀,因为此人是谁都敢弹劾的。

    果不其然,李格非上任才三天,就传出了他的死对头章涉嫌赌博的事情。

    这事情说起来也巧。

    御史中丞安因为过去的恶名,一直对自己的前途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他虽然参与了拥立端王登基的事情,但他和蔡京不一样,并不是当初端王的心腹。因此,他觉得自己这点微功还未必抵得上当初的恶名。这一点,就从赵佶登基以后对他毫无表示可以看出来。若是赵佶甫登位,就对他实行什么奖惩,他也就安心了,但就是这么吊着,他才感觉越发难受。

    而就在此时,李格非被提了上去,这让他心下一喜。因为李格非这个人当一个侍郎员外郎什么的还是尽够的,但要副贰尚书省,却还嫌少了几分机变。因此,他猜测赵佶此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