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皇上你说的真对,臣要辞官(第2/3页)  正德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入。

    而且目的也不都是那么高尚,王华不认为焦芳以及刘瑾等几个太监真的是为大明着想,他知道他们想尽办法为国库增加收入只是因为只有增加国库收入,才能让皇家银行利润上涨,才能让自己家族获得更多宏利。

    但偏偏就是这种目的,让这几个内外官员死心塌地的跟着陛下改革,先考成法后又清丈田亩,乃至收复河开边贸通商两广,饶是自己都鬼使神差地同意了取缔路引制度与移民实边的政策。

    王华更佩服皇帝朱厚照的就是能够建立起更合理的制度,甚至还发明了许多新词,比如制度一词,王华都不知道自己何时在想到这个词时完全不觉得惊讶了,甚至还有经济、国家、文明这些概念。

    “难怪自己儿子会说皇帝陛下是古今第一圣君,不过,王云这小子似乎的确比为父这个状元首辅要聪慧得多,硬是多年前就意识到陛下非寻常人,而捐出所有家产资助陛下,以至于给王家带来了天大的富贵和权势,连带着他自己还琢磨出了心学,自己开宗立派起来了!”

    王华想着想着就想到了自己那远在江西的儿子王守仁,不由得脸上露出些许自豪地神色,心想或许自己儿子比自己更了解陛下。

    尽管王华承认皇帝朱厚照不是一位简单的帝王,但他的确对皇帝朱厚照喜欢不起来,他总觉得自己这位皇帝陛下不像是一位正常的帝王,而像是一位刚刚从一庶民变成了皇帝的天子,骨子里似乎对自己这些官员有天然的敌意,而对庶民又有着天然的怜悯之意,甚至一点不在乎自己朱家的江山能不能永世传下去,满口只念着华夏文明能不能昌盛下去。

    王华清楚地记得当年皇帝陛下被bi)急后说出过大不了朕回民间占山为王重新造反的话。

    “陛下,不会真是太祖转世吧!”

    王华心里这样想道,而这时正看见朱厚照出现在了内阁与司礼监值房,便忙把论语收好,起行礼:“见过陛下!”

    朱厚照见此不由得笑了起来:“首揆还有闲读论语,难道要学赵普,用半部论语替朕治天下?”

    “陛下言笑了,臣只是近来学有所惑,不知圣人之言,如何才是真理,正苦苦思索之”,王华回道。

    “真理这东西不是靠圣人说出来的,是靠自己去发现的,茶是不是苦的,得自己喝了才知道,你说呢,首揆?”

    朱厚照回了一句,他知道最近自己授意翰林院与自己侍从室的御用文人对天下文官进士重新点评与监督,使得文官们皆惶恐不安,深怕出半点差错,皆规规矩矩起来,连带着首辅王华也没事只往读书看报起来,不再轻易发表言论。

    朱厚照也能猜到这些文人士大夫对民意肯定产生了新的认识,也肯定会因为这些最近发生的事逐渐意识到庶民的力量和自己作为官员作为统治者和庶民之间的一些本来存在的矛盾。

    为了不让这些士大夫,尤其是在朝的文官们变得更加自私,只知开启民智会使民众难管而不知开启民智会使国家进步民族进步,所以,他现在也会找准机会开导一下自己边的一些文官们。

    “真理要靠自己去发现?”

    朱厚照看似无意的一句话让王华的内心掀起了一丝波澜,他感觉朱厚照这话有醍醐灌顶之效,让自己一下子意识到原来自己一直忘却了治学治国之根本非学而在思,于是,忙朝朱厚照深深一作揖:

    “谢陛下赐教,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如今想来,就是此番道理,臣决定辞官,重新读书,还请陛下恩准!”

    朱厚照有些错愕,心想自己刚才随口说的一句根本目的只是想让王华这样的文官士大夫明白要主动思考不要被程朱理学束缚住了思想,却没想到竟会让王华直接想到要辞官。

    “这倒是突然的很,说说你的理由吧”,朱厚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