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5章 陛下就是我大明的天(第2/4页)  正德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外的事。

    对于朱厚照和帝国的顶层官员们而言,让关外的经济活跃起来,使朝廷不再因为供养军队而付出极大的成本就已经宣告整个战略成功,接下来关外如何发展已经不是帝国的重点。

    帝国的重点依旧还是南方,依旧是海洋。

    在未来的两三百年里,海洋才是各国利益争夺的焦点,也是各国崛起的摇篮。

    大明皇帝朱厚照明白这个道理。

    跟着朱厚照的开明派大臣们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已经在海洋贸易尝到了甜头。

    朱厚照不知道自己派出海外殖民的官员们给当地土著带了怎样的苦难,但他知道要想让大明摆脱苦难,被掠夺和被剥削的苦难就必须转嫁给这些土著。

    “关外只能发展矿业和畜牧业,除此之外就是修路和造成,目前再继续北进意义不大,臣以为,帝国的重心还是应在南方,交趾、占城、三佛齐、真腊、暹罗、吕松、爪哇等地应及早占领,这些地区皆有大量耕地,可以产出很多粮食!”

    夏言这时候便在朱厚照主动提请皇帝朱厚照开始让大明攻略南方,朱厚照也点了点头,他自然也知道眼下帝国的发展也的确应该在南方,但问题是如何向南方发展,是只抢夺原材料,还是直接把东南亚以及南亚乃至大洋洲等地区变成工业原材料加工地,还是变成农耕文明,负责粮食生产。

    “这些地方自然是要占的,但是占了后到底要怎么统治这些地区,是继续开矿还是变成农耕之地区,为大明供应粮食”。

    朱厚照问了一句,他自己内心里已有了主意,但他还是想看看在场的大臣们的看法。

    “回禀陛下,臣认为,帝国现在最需要的是粮食,将来更需要的也还是粮食,民以食为天,然而按照审计署的调查报告,现在江南与关外这些地方已经纯依赖外地粮食进口,而京畿与湖广、四川等原产粮区粮食产量也在下降,这说明大明关内产粮之富庶地区已经在逐渐改稻为桑,未来我们需要在其他地区屯更多的田。”

    张璁这时候也说了一句。

    朱厚照听后也更加确信自己的观点,便问着王守仁:“着近卫军总参与兵部尚书桂萼觐见,商议出收复交趾的战略来!着锦衣卫加强对交趾的情报侦察。”

    王守仁等皆颔首称是,他们都明白,陛下明显已经笃定了要收复交趾的决心,他们也没有阻拦,因为他们现在都清楚,如今要收复交趾不是陛下好大喜功,而是帝国不得不收复交趾。

    没办法,大明自己国内因为工业发展太快,农业文明极度缩减,已经超过一半的粮食依赖进口,而在进口的粮食来源地中,交趾与暹罗、占城等地占比最大,而要想占领暹罗、占城就得先占领交趾。大明要想占领东南亚粮食产区只能先占领交趾。

    当然,现在的大明要想从交趾获得粮食,其实也可以不通过战争,但是,随着帝国的粮食需求越来越多,通过贸易的方式明显已经不足以让帝国获得更多的粮食,自然占领交趾,把交趾国灭亡,除掉其吸食交趾民众的统治阶级,将交趾生产的全部粮食供应大明自然更为有利。

    何况,也只有将交趾变成大明自己的领地,也才好进行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

    但对于大明而言,利用战争征服交趾只是手段,如何把交趾变成大明的农业生产基地才是关键。

    因为历史的缘故,朝野间有许多士大夫们更愿意恢复对交趾的“郡县制”管理模式,也就是把交趾纳入大明版图。

    毕竟,永乐皇帝时期,大明就曾对交趾纳入过版图,也进行过“郡县制”管理。

    如今,皇帝朱厚照收复交趾,且对交趾进行“郡县制”管理,自然也可以算是重新永乐时期的辉煌。

    但朱厚照现在纠结的是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