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8章 蒸汽铁甲舰(第2/4页)  正德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队控制着这里,而大明印度总督蔡克廉正在印度和锡兰按照郑和下西洋的资料,陆续重新占领并建造了古里、柯枝、小葛兰、官屿、高郎务、别罗里等港口,以此作为大明前去西洋的补给基地。

    除此之外,大明在满剌加的总督冯岳也陆续建立起昆仑岛、新村、旧港、亚路、南巫里、翠兰屿等港口,重现昔郑和下西洋后在海外陆续发现的地点。

    无论是大明的军队还是商队,从珠江口一直到果阿城,基本上不用担心任何后勤保障问题,甚至这一带已经建立了专门的救援舰队,全天候为这段航线护航和解救遇险船只,这一带的海盗也基本绝迹。

    真正有挑战的还是从果阿城到佛得角、以及从佛得角到休达地区这一区域,好在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过今天非洲南部,而且夏言曾经也按照郑和的经历西巡过一次。

    何况,大明通过封王海外以及鼓励大明百姓开发海外,也使得从印度到非洲各处也多了不少大明汉人的据点,倒也不用太担心迷失方向和找不到合适停泊与补给处的问题。

    朱厚照最终决定采纳贾应的方案,先让大明远征军集结于归化,再从归化坐船去满剌加,接着再去果阿,经佛得角,抵达休达,然后经直布罗陀海峡,攻击西班牙。

    远征的军队初步确定是主力军队一万多人,由在收复交趾的战争中已熟稔水战,且又在陆军指挥学院学习过的俞大猷任总兵官,而是非战斗人员即负责后勤与宣传以及通讯、翻译、技术等也有一万余人,合计近三万。

    这是大明精益求精后的人数,与历史上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的人数差不多。

    但就在朱厚照与近卫军的高层们商议着派遣远征军的事的时候,来自休达的奏报递到了朱厚照这里。

    “臣总督休达都御史翁万达谨奏陛下,正德五十一年,西班牙屡屡扰我休达附近海域,更甚者屠杀我渔民,自去年,便有渔民合计两百六十七人被杀,其中妇孺幼童不下五十;西蛮之罪,罄竹难书!……臣请陛下早派王师,惩戒西蛮之恶,以绝后患!”

    翁万达的奏疏详细奏明了西班牙及其支持的海盗在大明休达地区所犯的罪孽,朱厚照阅完后,一双浓黑的剑眉直竖了起来,旋即便又说道:“西班牙已经在冒犯我朝,且已在杀我子民,派遣远征事不宜迟!传召俞大猷,令其得旨后立即南下!”

    此时的俞大猷还在位于南京的大明最高军事学院总兵班进修,毕竟眼下大明已经是以线膛步枪和线膛炮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国家,自然军事指挥是需要重新总结与学习的,而且随着帝国全球化贸易的展开,思想教育也是需要持续更新与跟进的。

    对于俞大猷而言,他参与进修自然主要是进行思想教育,明白自己应该听谁的指挥,除此之外,也进一步了解战争史,总结各类战争经验。

    俞大猷在接到调令后很快就赶去琼州,且准备在那里接受近卫军总参谋部为他准备的远征军部队,在这里,他见到了他的老友卢镗与汤克宽,两人是他的副手,皆是大明新崛起的名将,除此之外,俞大猷赶到琼州后还看到了大明新的战舰“南京”号蒸汽铁甲战舰!

    这艘战舰也将随远征军一起远征,且作为远征军的旗舰。

    琼州的船坞建造出的这艘“南京”号蒸汽铁甲战舰舰长四十余丈,水线间长三十余丈,宽约六丈,长宽比在七点二左右,深有两丈半,排水量达九千两百吨,帆面达七亩多,铁甲厚达三四寸,各类大炮合计四十余门,虽说炮甲板只有一层,但是大明目前最先进的铁甲军舰之一,可直接装载七百余人。

    除此之外,将同样参与组建成远征军的还有三艘吨位较低的木壳铁皮蒸汽战舰,分别是“大名”号与“凤阳”号、“嘉兴”号。

    而其他便是风帆战舰和各类功能战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