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3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2/4页)  正德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理着帝国的军国大事。

    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朱厚照让朱载垒辞掉了户部尚书一职,直入涵碧堂,与自己一同参与政务。

    为了偷闲,朱厚照已基本上把日常冗务都交给了朱载垒,朱载垒遇到疑难时才由自己这个皇帝指点。

    不但是朱厚照开始给朱载垒一些权力,即便是现在唯一的两位还在主持廷推的议政大臣夏言与张溶也给朱载垒面子,在议政处廷推会议上一致荐举让朱载垒的亲信官员徐阶入阁,担任内阁三辅,而严嵩则补为次辅。

    即便是涉及的新的议政大臣任命问题,朱厚照也让朱载垒自己先确定,然后再给自己禀告,以此让朱载垒逐渐熟稔掌管整个帝国。

    朱载垒知道这议政大臣乃是能决策朝廷大事的相臣,自然也不敢轻慢,在考虑到自己与父皇的利益后,最终决定循朱厚照时的旧例,故向朱厚照禀道:

    “父皇,儿臣认为可增补严嵩、徐阶、闻渊、俞大猷为议政大臣,严嵩与徐阶本为阁臣,身系中枢,当在廷推上有荐举之权责;

    而闻渊乃吏部天官,主天下铨叙,自然更应有荐举权责;

    如今江东病重,理应免去其议政大臣之权,由俞大猷充任,俞大猷乃军中新贵,历经收复交趾、远征西洋两战,熟稔大明各级将领,由他充任充任枢密副使,且加议政大臣,可使帝国能选出名将来。”

    朱厚照见朱载垒只在新补的议政大臣里塞了一个自己的人,其余皆是从公心而选,也就没有异议,点了点头道:

    “如此甚好,既然如此,你替父皇手拟一道谕旨到近卫军,着对俞大猷加爵不加封。”

    但是也因为朱载垒塞了一个徐阶进入议政大臣行列,让朱厚照不得不对徐阶多了些思考。

    朱厚照是知道徐阶的,知道他是大明朝官场中最厉害的角色之一,连奸猾的严嵩在历史上也没能对付得了徐阶。

    但朱厚照也知道徐阶在历史上也是很能发家的,为官多年,硬是在致仕后让家族从一中下层地主家庭变成拥有四十万亩良田的大户!

    朱厚照不知道这一世的徐阶有没有积累财富,但他也不得不警惕这徐阶会不会影响到朱载垒,影响朱载垒在将来让大明帝国一步步彻底变成只为肉食者维护利益的地步,甚至不再积极发展工业,不再增加社会公共基建投资,不再增加社会福利保障,不再保护平民最基本的利益底线。

    朱厚照觉得自己得防着这一天的出现,至少不能让大明帝国在这些人影响下继续走剥削农民,不愿意发展工业的老路,毕竟大明的小农经济惯性还是很强的。

    “父皇,这是统计局的奏疏,言国库收入比去年增加一成,而农赋收入所占比已经下降到百分一点六的比例,非官营商行与公司作坊等税赋所占比例增加到百分之四十”,朱载垒这时候给朱厚照递来一道奏疏。

    如今的大明帝国朝廷在统治帝国时也开始进行着许多的数据统计,且依据数据进行宏观调控。

    此刻,当朱厚照听到朱载垒说农赋收入占国库收入不到百分之二的比例时,颇有惊愕,忙确认了一遍无误后,一时间心里有了更大的盘算。

    ……

    “吾皇陛下,得太祖之遗德,继成祖之伟业,令海内举安,蛮夷皆服,然则天下已甚赖陛下久矣,陛下身系社稷安危,须臾离陛下大治不可!

    然陛下骤欲弃万民而独得清闲,虽安己却令天下难安也!岂不闻四海之内,万民悲号!天地之间,日月无色!陛下若欲求逸觅怠实舍天下而不义也!况太子新立,不知实事……”

    海瑞这时候上了道奏本,直斥朱厚照不应该退位自求安乐。

    左都御史杨璘见此不由得大声叱问问道:“海瑞,你是不是疯了,天子何其器重你,让你掌天下舆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