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8章 十八道金牌也无用(第2/3页)  舟行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容诛!这算是便宜他了!”

    “统领,这具尸体该怎么处理?”

    “既然是要大帅班师回朝的鄂,想必是屈膝投降的卖国贼,拉走喂狗!”

    “是!”

    那几个家丁听到这样的对话,当即脸色一变,竟有几人吓昏了过去。

    张焘死了,临安的大宋朝廷虽然还没有收到消息,但并不妨碍他们继续派出钦差使者。

    于是一连几日,大帅府外不断有来自朝廷的钦差前来面前封舟。

    “本官乃是朝廷钦差特使,手持金牌,面见太尉,有紧急军情传达!”

    “本官朝廷特使,奉朝廷旨意,面见太尉。”

    “我有紧急军情,需要面见太尉。”

    ……

    但他们无论在帅府门前如何叫嚣,门卫压根不放他们进来。

    当然,他们离开之后,也无处可去,全都被相关人员软禁在一座小院之内。

    数日后,封舟书桌前已经摆放了十八块金牌。

    所谓的金牌,是一种以最快速度传递邮件的特殊标志,是宋代多种通信证件的一种。据史料记载,这种金牌用于赦书及军机要务,由皇帝直接交发。该金牌制度始于宋元丰六年,金牌是用木头做成条状,长约一尺左右,周身涂满朱红油漆,上面篆刻着“御前文字,不得入铺”个黄金“警”字。这里的“御前文字”,是指从朝廷皇帝身边传来的公文、信件;“不得入铺”是指传递邮件时,驿吏不得在驿站内交接,而只能在马背上依次传递。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邮件的传递速度,而且加大了驿吏的工作效率。据《宋史》记载,该“金牌”光耀炫眼,传递时急飞如电,望之者无不避影,日行500里,昼夜不停鸣铃飞递。

    当年岳飞兵临汴梁,眼看就要收复旧都,没想到赵构和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一道比一道措辞严厉,岳飞无奈,只能向东而拜,悲愤说道:“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此时的封舟,早就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锦衣卫,这些锦衣卫也从特使口中得知了每一道金牌的规格。

    第一道金牌的意思是:“命你带军即刻进京,不得迟缓!见金牌如见朕面,立刻照办!”

    第七道金牌圣令已成“再不火速返京即作叛逆论处!”,第八道金牌是“命你速即起身,若再迟延即是违逆圣旨,立斩不赦。”

    至于第十八道金牌,措辞已经严厉到无以复加。

    封舟摆着这些金牌,对着麾下诸将道:“临安发来的金牌,本帅一个没接,你们谁想接?”

    众将军全都摇头不语。

    开玩笑,北伐这两个多月以来,封舟不断地辗转腾挪,早已经牢牢掌控了这只十几万人的部队,安插了无数心腹,同时在军中也提拔了许多立功的小卒,可以说整个大军已经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全都以封舟为尊。

    虽然像李显忠这样的大将对朝廷依旧忠心耿耿,但他们知道,自己根本无力与封舟为敌,只怕这句话刚说出来,自己的亲兵队长就能将自己干掉。

    更可怕的是,短短两个月,封舟不但掌控了这十几万北伐军,还掌握了山东河南两地,牢牢地掌控住了当地局势。

    与其说山东河南是大宋朝的,倒不如说是封舟的。

    也不知道他提拔了这么多亲信,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当然不知道这个世上有“移魂大法”,更不知道封舟已经将移魂大法提升到艺术的境界。

    他在那些人心中种植了终止,已经彻底洗脑了他们。

    两路之地,数百万人口,足以为封舟提供充足的后勤装备。

    这也是封舟和他的十几万大军,对所谓的金牌完全不屑一顾的最大理由所在。

    就在众将军纷纷对封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