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7章 独一档(第2/4页)  大侠萧金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各取一半,随意凑起来的。

    宇文霜不满道,“太难听了。我叫于东来,你叫薛文相。”

    萧金衍连跟他解释,薛东来名字由来以及他在江湖中的名声。

    这不说还不打紧,宇文霜一听,火气就上来了,“我说你有几个面具不

    用,非得用什么薛东来,敢情心中还想着要当淫贼啊。”

    萧金衍欲哭无泪,任凭萧金衍怎样哄她,宇文霜始终不搭理他,两人斗着嘴,往石头城北而去。

    ……

    石头城正中,有一处简陋的府宅,便是城主府临时驻地了。

    楚项在担任城主一职后,这半年一刻也未曾停歇过。原先西楚的三万旧部,绝大部分留在了石头城,成为了城内平民,北周风千岁三人,眼见拓跋牛人已死,回到上京城也没什么活路,干脆也留下来,帮楚项一起创建石头城。

    这半年来,石头城建的颇有成效,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

    汉人与楚人的矛盾日益加剧,打架斗殴已成了常态,赵拦江偏又是甩手掌柜,除了给他送了百余名工匠,每月定期送些钱粮之外,其他一概不管。

    最近一段时间,已发生了几场大规模械斗,表面上是因为建城之时,汉人与楚人同工不同酬的问题,而骨子里却是两个种族之人,无论生活习惯,还是意识形态,始终尿不到一个葫芦里。

    赵拦江倒也干脆,他早就看西护国寺那位叫吐鲁番的喇嘛不顺眼,直接将吐鲁番赶到了这里,反正楚人信喇嘛教的人多,让他在这里也算是人尽所用。

    吐鲁番起初极不情愿,可当他来到之后,一坛讲经下来,听者近千人,追随者众。与当日在隐阳城被挤兑的吃夹生饭之时不可同日而语,吐鲁番顿时找到了人生乐趣,竟甘心在这里住了下来。

    此刻,吐鲁番正在楚项耳旁,撺掇要建立大护国寺之事,跟楚项要工匠和人手,石头城才初建,花钱之处甚多,楚项根本不愿掏钱,可吐鲁番就如牛皮糖一般,缠着他不放。

    最后,楚项没有办法,才道,“要钱没有,不过,大喇嘛你是智慧之人,我从精神上全力支持你。”

    吐鲁番道,“城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楚项道,“你是出家人,可以化缘修寺啊,弄个功德簿,各家各户捐钱,你就用你的三寸不烂之舌感化他们。”又从怀中取出一块碎银子,“这是我私人赞助你的二两银子,以后石头城的根基,全靠你了!”

    打发走了吐鲁番,楚项耳边才清净了许多。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石头城北的“天赐之璧”。

    什么狗屁天赐之璧。

    这分明就是赵拦江搞出来的把戏!

    几个月前,楚项曾向赵拦江抱怨,石头城贫瘠之地,地势又不好,若建城池,几万人聚在这里,毫无活力。唯一之法,就是利用石头城与楚国接壤的优势,把石头城建成一个自由贸易城。

    这一点,石头城有天然优势。地势广阔,天气干旱,可以建立仓储,这是葫芦口这种军事要塞无法比拟的。说白了,就是通过降税、免税措施,将两国之间的走私合法化,顺便也利用风千岁的关系,将北周也拉了进来。只有这样,石头城才有出路。

    赵拦江想到做到,大胆去做,先利用这个机会,将石头城的名声打出去,法无禁止,即可行,至于以后朝廷会不会管,那是以后的事了。

    定下这个基调,石头城还缺一样东西,那就是:人才。

    所以才有了这个“天赐之璧”。

    这块天赐之璧,如今正在北山之上,被隐阳义从严加看守,任何人不得靠近,真正见过的人,少之又少。

    江湖上最近的各种传言,都是从石头城和隐阳城流传出去的,而且越说越玄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