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3章 皇族血脉(第2/5页)  大侠萧金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薛怀叹了口气,“陛下惨遭不测,内阁确实要有得忙了,不过,按规矩,我们军方这时不便插手朝政,首辅大人来找我,怕是有些不妥啊。对了,凶手抓到了嘛?”

    鲁国公道,“光明教妖女并未逃走,已被禁军控制住了。”

    “那就好,此事可要严查!”

    拥立新皇之事,若得不到军方的认可,可是后患无穷,所以考虑再三,鲁国公决定将薛怀也一起拉拢进来。鲁国公见薛怀顾左右而言他,一会儿谈之治丧之事,一会儿谈京城治安之事,心中焦急,开门见山道,“群臣要在下拿出个章程来,不知王爷可有意见?”

    薛怀眯着眼,望着鲁国公,“国公的意思是?”

    “这不是与王爷来商议嘛?”鲁国公道,“王爷在军中地位超然,我想跟王爷统一意见。”

    薛怀呵呵一笑,“我没意见。”

    鲁国公心说正好,于是将蜀王、陇王两位王爷摆了出来,“陛下子嗣凋零,太后又薨了多年,众多王爷之中,唯有蜀王、陇王是皇室近支。若拥立新皇,怕是要从这两位之中来选了。”

    薛怀问,“阁老认为哪个合适?”

    鲁国公道,“蜀王年事已高,且远在蜀中,虽然德高望重,但若迎他入城,往返怕是一月,就怕这段时间,京城出乱子啊。在下以为,陇王年轻气盛,又曾是太后最喜欢的侄孙……”

    薛怀干咳了一声,“阁

    老是觉得,陇王更容易控制一些吧?”

    鲁国公脸色大变,连摇头道,“王爷何出此言,在下也是为了大明基业,为大明前途着想啊。”

    薛怀道,“既然你都定了,还来问我作甚?”

    鲁国公见薛怀始终不肯表态,有些焦急,道,“如今三大营、四津八卫及边关戍军,都听王爷的,在下也是抛砖引玉,听王爷定夺。”

    薛怀站起身来,端起茶杯,在公署之内踱着步子,迟迟不肯表态。来来回回,让鲁国公心烦,他却又不敢说出口,终于,薛怀停住了脚步,将茶一饮而尽,露出一种莫名的笑意,“其实,还有一个选择。”

    鲁国公问,“谁?”

    薛怀见他那一杯茶尚在桌前,于是伸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写了三个字。

    “隐阳王?”鲁国公惊呼起来,“什么,怎么可能?”

    薛怀道,“今日陛下在万寿宫中曾问,陛下与隐阳王,像或不像?国公难道当时听不出陛下的意思嘛?”

    听到这番话,鲁国公大吃一惊,联想到上午宴请之时的表现,道,“王爷的意思是,隐阳王是陛下外出的皇子?”

    薛怀摇了摇头,“非也,隐阳王是前帝之子,陛下的亲侄子,朱厚逸。国公还是年轻了些,若早些入朝为官,见过先帝,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

    “可是他二十多年前,不是被宇文天禄刺死了嘛?”

    “你可听过赵氏孤儿?”

    鲁国公当然听过,所以薛怀说出这番话时,心中已经开始动摇。如果按皇室血脉亲疏来继承大统,没人比隐阳王更有资格,可如今的问题是,他又如何证明自己是前朝太子,仅仅靠相貌相似?而知道真相的宇文天禄,早已被定为逆贼,他也无法出来作证。转念又想,若真让赵拦江继承帝位,他必然会为二十多年前的事翻案,而天统朝的臣子,基本都是朱立业亲手扶植起来,自己也不例外,在这个潮流之下,他又有几分把握,能从其中全身而退?

    “如何证明?”

    薛怀道,“他自然有办法。”

    ……

    当听到杨笑笑母子出城的消息后,赵拦江将金刀收起,站起身来。

    剑山的事,尚未了结。

    而今夜将会是人间最难熬的一夜。

    妻子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