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91、不高兴,蛮开心(第2/3页)  哥哥万万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长路辗转离合悲欢??

    ??人聚又人散??

    ??放过对错才知答案??

    ??活着的勇敢??

    ??没有神的光环??

    ??你我生而平凡??

    ……

    “音乐好低沉。”

    “很悲伤的音乐,这好像是哥哥第一首悲情歌吧。”

    “经历了曹家恺的事情,这时候高兴不起来。”

    “《我不是药神》到底讲什么的。”

    “宣传片看不出太多内容,但是预感这是一部催泪片。”

    “有点不敢去看。”

    “哥哥的电影一定要支持啊,多带几包纸巾去就好了。”

    “支持家恺哥,我一定要去电影院看。”

    “支持家恺哥。”

    “支持家恺哥。”

    “支持家恺哥。”

    ……

    因为曹家恺的去世,《我不是药神》成了他人生最后一部电影,这让喜欢他的人纷纷号召去电影院最后支持曹家恺。他们在他生前没有给予他温暖,死后要弥补一点。

    人的一生总是伴随无数的愧疚。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不能给予认同,甚至言行上反对,而当事情已经结束,却发现自己所作所为是多么的不应该,于是想方设法去弥补,好让自己心里能够好过一点。

    这天是曹家恺去世的头七。晚上,有好几万粉丝自发在盛京的极光广场上集会,手捧蜡烛为他祈福。李想混在人群里,为曹家恺稍稍欣慰,有人讨厌他,有人恨他,但依然还有很多人爱他。

    谁又能获得所有人的爱呢。

    可惜,曹家恺无法看到人们为他举行的盛大祈福集会,也无法看到人们为了弥补对他的愧疚而发誓要去看他的最后一部电影。

    《我不是药神》发布了两个宣传片,力求让人们能够管中窥豹,了解到一点电影的剧情,勾起好心,但是又不能全告诉。

    总之给大家的印象,这部电影和当今市场上爆红的主流电影大相径庭。它走的是悲情的、压抑的路线,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人们历来喜欢喜剧而不喜欢悲剧,尽管悲剧更出经典。

    华夏电影市场上,今年有两部电影大爆,一部走的是喜剧路线,一部走的是强国路线。如果硬要用一个字来概况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爽”。

    而《我不是药神》反其道而行,不仅不“爽”,而且很不爽!

    邀请媒体记者和影片人参加的试映会结束后,许多人阴沉着脸,表情沮丧、怜悯,甚至痛苦,都被勾起了心中不愉快的记忆。

    但是呢,这些人回去后,发出来的影评却是一面倒的叫好,为导演叫好,为主演叫好,为编剧叫好,尤其表达了对曹家恺的惋惜。这样一位演技精湛的好演员,竟然因为不堪舆论压力自杀了,这多么可惜啊!再看看现在大行其道的小鲜肉,不靠演技靠颜值,靠念ad充当台词,这真是令人沮丧。

    他们不断发文,大力帮忙宣传《我不是药神》,称这部电影是华夏电影的“良心”。

    接下来的两天,李想加入《我不是药神》剧组,参加在盛京和天京的宣传活动。

    出乎预料,他们在这两个地方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前来捧场的粉丝很多很多。

    如果只是盛京和天京,那可能是地域性的影响,但是当剧组走到东北,走到中部和南部,走到西部,所遇到的场景都一样,现场人山人海,人们很热情。他们终于知道,市场上的因素发生了变化,现在这部小众的电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

    李想跟着剧组在全国各地走了一轮,回到盛京时,他的新发布会和新专辑销量过千万庆功会也要开始了。快眼看书小说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