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4章 苟富贵,无相忘?(第2/3页)  混迹在新明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道。

    侯三知道,张彦嘴上骂他毫不留情,其实性子还挺随和的,所以也不在意,只是笑道:“小的一想大老爷的脾气,就知道你今儿要错过晚饭了。这不,小的那边给你留了些饭菜,这会还热乎着呢。”

    张彦闻言,大感欣慰。

    但他实在瞧不上胥隶食堂的伙食,便拍拍侯三的肩,颇为豪气的道:“走,前头带路,今晚张哥请你吃酒!嗯,选个好吃又不贵的酒家!”

    一一一一一一

    来到大明朝都有好几天了,张彦真就没沾过一滴酒。

    前世,他也是号称海量的人,酒桌应酬不在话下。这一世落到了绍兴的地面上,自然得尝尝古时的绍兴佳酿是个什么味道。

    不过当他一杯下肚,就发现不对头了

    敢情李白所谓的“斗酒诗百篇”,喝的就是这种度数?

    这可不是他在胡扯,有太白所作之诗为证:“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琥珀之光,不是黄酒又是什么?

    我靠,这要换了小爷我上,那也不在话下呀!

    当然,我这诗百篇纯靠抄的

    却说此时的黄酒,顶多也就二十度左右。张彦自恃千杯不醉,倒是喝了不少,看得边上侯三都直了眼,呐呐奉承了他一句:“张哥真乃海量也!”

    “成了,你肚里有多少墨水,我还不知道?甭学这文人的酸腐调子!”

    “是是是”侯三不住的点头,又端起酒壶来给他满上,嘴上不忘建议道:“要不,让掌柜的给换壶烧酒?”

    烧酒?还是免了罢

    张彦心说,我又不是特意来买醉的,只是单纯的想知道,这年代的绍兴黄酒是个什么味道而已。

    如今的大明朝,大抵已进入中叶时期,确实也已经有了高度数的白酒,时人称之为烧酒。只不过直到后来的清中叶时期,都仍然是以黄酒为主流,文人雅士也多喜饮黄酒,便是北方地区都不例外。

    至于穿越小说中,某些靠着白酒技术在唐宋时期发家的情节,未免显得过于儿戏了。

    一件新兴事物,从出现到为世人所接受,通常都是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和酝酿的。

    试想,蒸馏酒最早出现于宋元时期,到了如今这会儿,少说也得有百多年了吧?可白酒发展到了现在,都仍然不为大众所接受,又谈何一问世就广受欢迎呢?

    侯三见他不答,便知其心意了,倒也没再提换酒的事。

    事实上,便是他这样的粗人,都不太喝得惯烧酒。

    要知道,黄酒乃是时下的文人雅士必饮之物,他们这些历来为上层士人所鄙视的‘小爬虫’,总得找些和读书人之间的共同点不是?

    喜好附庸风雅,并非地主商人的独有毛病,时下风气使然罢了。

    席间,侯三忍不住满脸崇拜的问道:“张哥,你作诗咋就那么厉害呢?这都怎么学的?听说你爹是秀才相公,莫不是他从小就教你了?”

    张彦觑他一眼,打着酒嗝问:“你上过学塾没?”

    “我倒是想,可家里供不起呀!”

    侯三说着,忍不住长吁短叹道:“小的时候,爹娘曾找算命先生给我算过一卦,那算命先生说,我是天上文曲星下凡的命格,将来注定要大富大贵的!后来没能读书,着实可惜了”

    读书才是唯一出路这样的话便是放到后世,九十年代那会儿都同样适用,何况眼下的大明朝呢?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侯三的无奈,张彦倒是有些感同身受。这时的寻常百姓家,想要供起一个读书人太难了,他自身不正是最好的例子么?

    许是真喝高了些,没来由的,他竟从嘴里蹦出一句话来:“侯三,听说过陈胜吴广的故事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