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5章 误入雅集(第2/3页)  混迹在新明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寻欢客们,如果想要见上姑娘一面,首先得要点上一桌酒菜,然后再使银子请姑娘出来,陪吃陪喝陪玩甚至陪咳,总之,姑娘是得花钱请的!

    值得一提的是,妓人大致也可分为两种,清倌人和红姑娘。

    精通才艺的艺伎可以唱唱小曲,表演才艺什么的,甚至还能和客人讨论诗词歌赋c琴棋书画方面的学问。至于色妓们,那就全靠各自本事来取悦客人了。

    清倌人卖艺不卖身,红姑娘只要给钱,咋样都行但实际情况,可能又有些许不同。

    比方说,某位清倌人突然看上了你,愿意自荐枕席也没多大问题。毕竟这行当也没严格规定,清倌人不能献身不是?

    只要她本人愿意,她‘妈妈’愿意,你也愿意就行。至于她看中了你哪点,钱财还是样貌,才华或是身份那就不好说了。

    而如果人红姑娘看不上你,可能真就不让你碰,哪怕人本就是做皮肉生意的。这种事情,终究还得讲个你情我愿。

    总的来说,大明朝的嫖客,多数还是属于‘文雅型’的

    这当然不是随便逛逛就能总结出来的经验,这方面,张彦前世本就稍稍了解过一些,现在只是两相结合起来,简单分析一下罢了。

    前文说过,这时的青楼,主要以居家式经营为主。换而言之,妓人们的主要从业之所,其实也就是她们自己的居处,因而才会被称为“妓家”。

    一般来说,姑娘们大都自居一室,独门独院。又或者,某个年老色衰的伎人转做鸨母,手底下养着几个‘女儿’罢了。

    闲话不提,却说张彦逛了半天,也没见着个出来揽客的姑娘,顿感无趣之极。

    正当他停下脚步,准备结束这一场漫无目的的观风考察时,突见一处院里灯火通明c人声鼎沸,喧哗之声隐隐已传至院外。

    尽管距离隔得较远,听不清楚里头的人在谈论什么,但从那相当文雅的谈吐之中,倒是隐约能猜出个大概。

    显然,这是一群文人所办的雅集,俗称文会。

    张彦本也不太在意,可不经意间,竟是听到了两个令他始料未及的字眼——雅吏!

    如今的萧山县里,若说谁人能当得‘雅吏’一词,恐怕也非他张彦莫属了。

    事关自家名声,由不得他不重视,当即决定要认真听听,里头那帮文人都在谈论他什么,褒还是贬

    然而距离太远,偷听本就费劲儿,饶是他在全神贯注之下,也只勉强能听清几个关键词罢了,光凭此一点,可猜不出人家在说些什么。

    门外,大红灯笼之下,有个小厮蹲坐在门边,倚着门框正在打瞌睡。对于张彦的到来,他竟是毫无反应。

    权衡一番,张彦绕过了那守门的小厮,悄然进入院内。

    不多时,来到中庭,就见得宴客大厅里坐了个满满当当,清一色的儒杉文士,并有一女妓作陪。

    这女妓看着倒有几分姿色,却也不至于让人看上一眼,就会感到瞬间的惊艳。张彦此刻心思又不在这上面,因而只淡淡扫了一眼,便将其忽略掉了

    这却不能怪他,毕竟见多识广,前世的高颜值女星都见过不少,至于不着寸缕的异国尤物,那就欣赏得更多了尽管只是在荧屏上,好歹也可算是阅美无数不是?

    而这妓人虽然姿色不俗,可单论样貌,甚至比起徐小娘子都要略逊一筹,委实难以勾动人的心绪。

    所以张彦对她,能够做到目光淡淡一扫,那都算是表现出足够的尊敬了

    此刻,里面的人仍在争论不休,只听其中一人说道:“一个小小吏员,何来诗才之说?分明是那李孝廉意在讥讽我县名流,才假借了张彦之名罢了!”

    “王兄之言有理!”有人随声附和道:“即便那人真是张同窗之后,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