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3章 风口浪尖(第2/3页)  混迹在新明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某些心怀不轨的家伙给逮着,趁机公报私仇。

    侯三此时出声邀请道:“张哥,你现在也没个落脚处,要不,与我回班房里住下罢。”顿了顿,又补充道:“我那些个弟兄,还算可靠,不会碍着你的。”

    “不必了。”

    张彦摇头。他可不愿去和一帮差役住一块儿,吵闹不说,彼此也会心存顾虑。

    依着侯三这小子的秉性,搞不好还要来个什么考前清场政策,勒令其他人,白天不许在院内多做逗留那样一来,反而会给别人带去诸多不便。

    回到南庙,借着油灯又看了一会朱子集注,才上榻睡觉。

    一夜无话,及到次日天明。没了职务在身的张彦,倒也难得的睡上一个好觉,日近三杆时分,才懒洋洋的起身洗漱。

    花几文钱,在庙里讨了两口饭吃,随即又入了县城。

    提前得知考题的他,昨日算是做完了基本功课,今天进城,当然是为了买些时文集册回去背诵。这叫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这玩意儿贵得很,一般的寒门学子真就买不起。

    好在侯三近来升职,借着那身虎皮,在外倒是捞了不少油水,张彦昨晚向他又借了点。

    进城逛了一圈,张彦发现,经过短短一夜的酝酿,谣言已然大范围传开,有愈演愈烈之势。毫无疑问,继那李文翰之后,他也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此,他也只是冷笑一声,并不在意。

    江南学风浓厚,有利可图之下,大大促进了印刷行业的发展。想要在城里找到一间书坊,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光是南城一带,就有十好几家。

    随意选了一间,进门后,径自来到一排专门摆放时文的书架前,开始快速翻找起来。他要找的,正是有关那三句圣人之言的文章。

    事实上,四书原文字数不多,那么多年的考试积累下来,重复的题目早都出过不少。

    也正因此,才会出现小题和截搭这种怪题,为的是防止考生抄袭前人旧作。不过在当下的童生试里,仍是以出小题为主,截搭题倒不多见。

    这时的八股文集,还远未到泛滥的时候,民间书坊所能收集到的,也多是小考文章,其中又以院试文章为主。

    因为府c县两考的文章,大都平平无奇,够不上作为范文的标准。而能够被院试录取的文章,则已具备成为秀才的水准,勉强可供后进生童模仿学习。

    即便如此,文章仍是多如牛毛,且各类文集当中,还存在不少重复收集的时文,更是令人难以一一去辨认。

    一上午的时间,张彦都沉浸在了浩瀚的书海中。

    直到书坊的掌柜都有些不耐烦,欲开口赶人之际,他才终于发出了一道惊喜的声音,“找到了!”那手舞足蹈的模样,简直像是发现了一本失传的武林秘籍。

    不经意的一抬头,见得掌柜已然走上前来,面色看着有些不善张彦心里不由得腹诽,不就看你几本破书么?我又不能全背下来,犯得着一脸凶神恶煞的样子?

    登时没了再看的兴致,不过他也翻找得差不多了,确实只找到了这么一篇。当然,一本文集不可能只有一篇文章,这就不怕被人瞧出什么来了。

    限于当下的印刷水平及用墨等因素,一页书上根本印不了多少字。

    一般来说,哪怕字数印得再小,一页顶多仅能容纳一二百字,一篇数百字的文章,少说也得占去两三页。加上后面还要附带一些批注评论什么的,通常一本文集,也就集合了二三十篇文章,价格却是死贵死贵。

    张彦付过银子,拿着自己买下的那本文集离开,继续前往下一家。一整天的时间,都是在各家书坊里度过的。

    好在收获不小,哪怕是被截断的题型,也早有人出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