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3 锐利的刀,‘牢固的盟’(第1/4页)  归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大陆北部游牧民族的基础经济模式除了驯养牛羊等偶蹄目,还有另一种经济动物。

    一切还是要从大蝗灾开始,对农耕民族来说可怕的大虫灾,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是赖以生存的关键。

    农耕民族的禾苗经不住虫灾啃食,但是牧场的野草在冬天被吃完后春风吹又生,虫群在浩北高原活跃大概一两个月后,北方气温下降,这些虫子要么死光,要么就南下。

    而在气温下降的时候,这些游牧民族用二十匹马拖着帐篷,在虫子多的地方展开几十米的大帐篷,在内部点燃火焰,由于傍晚温度下降,大量的虫群会趋向热量,朝着这个帐篷内钻。而在凌晨牧人熄灭账内火焰,同时放冷空气进入,一批批虫子会冻死。

    这样早上会收获大量的虫子,供元鸟食用。

    元鸟一种身高三米的巨大鸟类,和地球的鸵鸟很像,但却是杂食性的。两万年前这种生物也就和火鸡那么大,在夏季以牧草和草场的啮齿类动物为食,在秋季会大量进食虫子,然后用爪子在地面挖洞,进行冬眠。在两万年时间里人类不断的繁育驯化,让这种生物长到了三米高,性情温顺。而且在冬季进食大量虫子,产蛋率极高,而元鸟蛋营养价值也极高。

    电气历664年9月12日早上7时,磨河渡口,在碉堡城楼上,苏鴷光灵看着吕茗餐盘里如同披萨大小的煎蛋,悄悄地咽了一口口水。

    而现在苏鴷是不好意思让吕茗将身躯的味觉控制权让给自己的,只能看着吕茗一边拿着报纸,一边用筷子夹起切割好的蛋块小口嚼着。苏鴷:“好气啊。”

    好吧,苏鴷只能将注意力转移,瞭望周围的环境。

    磨河渡口,吕茗在电气历664年春天构建的一个前沿军事基地,这里是三条河流交汇的地区,随着河道上一艘艘千吨的船体靠在了简易码头上。

    虽然没有水泥城墙那样永久的防御工事,但是一堵堵由沙袋堆砌的壁垒,一排排铁丝网,以及交错布置的五米高碉楼哨塔,足以阻拦草原方向的骑兵突击。

    拓北集团此时战争定位很明确,敌人是火力低、后勤薄弱、组织力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的游牧民族部队,据点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

    摸底敌人的情况,可以用有限的资金,于有限的时间内,在沿河地区附近布置更多的前进基地。

    这些基地存放粮食、弹药和车辆设备。相互之间有河道相联系。

    而河道中运输主力是水泥船,也就是一层层钢丝网,一层水泥构成的船体。这种船体载重量可观,价格便宜,是拓北集团忠实可靠的兄弟。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而有时候决定战役成败的,首先是后勤数量,其次才是军队人数

    这个基地成功建立后,能够支撑轻机械化合成营在四百公里范围战略机动。

    拓北集团一个机械化合成营编制约二十多辆装甲车,最重的战车是十五吨,最轻的战车是四吨六轮吉普车。这些机械车辆在河源战场动辄三十多吨的重战车面前绝对是弟弟,而在这里是爷爷。

    拓北前进基地囤积的物资丰沛到极致,完全能够维持数千人的骑兵在草原上两个月机动。单单是为了防止痢疾,每人每日纯净水配给达到了四十公斤。

    战争需要意志,但是纯意志决定论,那就是二战日本马粪了。人终究还是肉长的,长时间工作劳动,是要消耗大量能量。

    压缩饼干,水,肉质,止血药,绷带,还有酒精燃料,这些常规物资自然是超标准的供应。

    甚至只要前线士兵状态良好,能够有效率完成工作,他们想打完战斗在战区外吃自热火锅,苏鴷筹划的拓北后勤部都能送到。

    一位一天内能精力十足保持十六个小时高昂士气的士兵,要比后勤不畅下三十位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