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12 强将如林,国泰民安。(第3/4页)  归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例如内部的机械生产线上,一架架无人机被组装。

    然后AI会记录生产的时间和耗材。同时一个个茶杯大小的无人机会检查移动基地内,一些关键结构的齿轮,以及车刀等参数的偏离程度,

    这用来模拟指挥官在战场上的生产速度,以及生产系统的损耗。

    ……

    当代指挥官,是个庞大和系统的学科,作战军事教学已经被详细的分类,

    单单以作战地形来说:

    陆地沙漠,陆地沼泽,陆地山地……

    海洋群岛,海洋海岸线,浅海地形,深海地形……

    极地冰川,高原冰川……

    一共三十二种地形,定类了一百二十七种标准作战基地。并且每种作战基地都有相应的战术。

    对于指挥官来说,首先就要对所有作战地区的地形进行了解。

    指挥作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门类体系,没人会指责这是教条化。因为只有熟悉了所有教条门类后,有了新的创新,才有资格指责旧体系的教条。

    例如在战场上创新,把一块地形变成可控的沼泽阻碍敌军,这绝对不能想当然的实行,必须要了解附近河流水文,以及周围天气变化后,才能(学诸葛出谋)玩创新,否则搞出不可控的结果,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换而言之,也就是说,那些有把握考一百分,并且有能力出更好卷子的人,才有资格指责旧的体系教条,考不到六十分,指责旧的考试体系教条,不过是败犬的哀鸣。

    四个星球,三十二种地形,一百二十七个标准作战基地。

    下位指挥官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熟练掌握所有地形的标准化作战。现在均摘星这个模板,在一年前就将这些标准作战体系都掌握了。

    嗯,有标准化作战,自然就有更加精细化的作战。

    是的,每一个作战环节上其实还是有更好更精确的方式的,而这些方式就是一些上位指挥官的私货了。准确的来说,这是这些上位指挥官流派中数百年积累下的。

    这些战场观察和应变技巧流派,是在各流派独特的作战体系下才合理。不在体系里,单独被拿出来用,没有其他操作的基础性配合,那绝对是弄巧成拙。

    例如,所有上位指挥官都能让麾下的飞机产能相对于标准战术多两倍,然后空中格斗能力提高六倍!

    其实无他,就是直接把飞机零件给精简化,然后呢,缩小弹药装载还有一些稳定结构,增强空中机动盘旋的能力。能在激烈对抗中,始终保持前线兵团的数量。

    但在实际战场中,要是乱用这个方法,对方直接趁着某些特殊天气进行高强度试探,这些劣质飞机在频繁的驱逐和反驱逐中,寿命终结得很快,会大片大片的损坏,得不偿失。

    此外,导弹打击和指挥官的火力衔接这一过程是越短越好,但如果仅仅按照标准流程来,某些时候这些衔接过程还是容易被抓到,被敌人提前开火的。

    所以,如何在标准战术中适合地变通,这是很大的学问。四百年前之所以上位指挥官数量没有今天这么多,很大程度上是,当时各个指挥官派系还在积累自己作战流派的经验。

    当前圣枪学院的学生,前一百名,全部都有本系的老师传授体系!

    均摘星的这个模板,嗯,努力到现在,还是没有在“同学”模拟的世界中获得一个老师的认可。唉!不是优等生,别的老师看不上啊!

    ……

    课程中,均摘星又开始进入考核。然后不出意外,又一次渐渐落入了下风。

    在对抗的第八日,在对方战略轰炸的打击下,均摘星的生产效率下降了百分之八十七,而在前线对抗战损中,兵力损失达到了五比三。

    在考核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