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2.2 出生于星辰文明(第3/5页)  归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费米悖论在这个文明阶段根本不存在。整个银河系有四千颗能够演化出文明的星球,其中八十多颗似乎曾演化出时盘的迹象。

    只不过有些大时盘是在一亿年前,现在已经寂灭不交流了,只留下该区域内一些同物种的行星级文明,证实这个大时盘存在过。

    【当然,人类物种,是不是也是一个大时盘兴起后残留的迹象呢?根据辰合文明的某些探索资料,在一些非常边远的区域,也发现了和人类高度相似的物种。似乎是在说明,自己太阳系的人类起源,似乎也是另一个更加广阔、不可探测的时盘,不知何时陨落,——或许现在还未陨落,留下来的。】

    钟声文明作为一个新生的星辰文明,如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积极地改造一些星团,创造适合碳基生命生存的星球,播撒人类文明的基础,理念上难免会和老牌文明们发生冲突。

    在时盘历四万年内,钟声文明也不乏一些区域战争。

    而现在,视角回到02511时区,太阳区域的风之星上。

    四万年的发展,太阳系的文明画风变成了,能量化、几何线条化。昂首望去,太阳的光芒已经完全温和,骄阳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几何形状的发光线条贯穿了太阳系,填充了行星和行星之间广阔的宇宙空间。宛如蒸汽历时代,天体塔上大量金属轴承和金属圈的具现化。

    在这种设施下,太阳能均匀照射所有大天体,不存在‘金之星能烤成灰烬,冰之星冻成狗’。

    哦,对了,现在也没有气态大行星了。

    磁云星这个最大的行星,外面的液氢层直接被扒光了,里面是土之星三十倍质量的金属岩石暴露在这能量光条下,开始长草,长木头。其他大行星也皆是如此。

    气态大行星被扒光的同时,太阳其实也被强行减少了外层。太阳的燃烧功率在这四万年来下降到了自然状态的六十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太阳近乎变成了一个拥有红巨星体积、功率却是褐矮星的存在。

    对人类来说,——太阳烧得慢一点,寿命被延续了。

    太阳系空间内现在充斥着大量的氢气。这个氢气含量,虽然只有土之星大气的百万分之一,和彗星尾巴密度一个级别,但是如果不处理的话,会把所有行星大气中氧气全部水化。所以人类在各个星球外层构建一层纳米能量膜,用诗意化说法是:“这是防止天外罡风,对地脉灵气的侵蚀。”

    ……

    科技化、工业化如此辉煌的对比是,现在这颗星球上人文日益衰老。

    尽管每百年,还有一个天体级别智慧发送回一批带有自己意志的分体在这再生。但也只是匆匆五十年后,就成材完毕,再度进入遥远的边疆。

    在这继承伟大历史的太阳系内部,过去是文明的中心区,现在已经开始空心化。

    火风土水四大行星,只有四千万人居住在这里。

    钟声计划后,人类人均寿命进行了大的延长。已经没有自然死亡,人类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思维上的差异性,造成了发展不同。但是思维这东西,如果是由初始来起源,那被性格影响很大,而性格有时候又取决于基因。

    人类最明显的基因差别,差不多就是男女差别。

    在行星时代,战争动员的基本上都是男性,战争潜力枯竭的标志是征兵少年化、女性参军,就能说明差异性。

    在再生时代,自然生殖几乎不存在的时候,男女基本变成了两个物种。

    再生技术刚刚出来的时候,人类认为这基本上是永生。但是实际统计后,发现人类相对原来的基础长生了,却绝不是理想化的永生。而且长生后,一些差异性更大了。

    男子通常能够支撑30次重置,也就是一千年,而女子通常能够支撑住240次重置,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