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生产建设兵团(下)(第2/3页)  寻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终究生活在辽东之地上,他们的生产和发展,自然而然地便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总之,在户部看来,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一来是减轻了中央财政的负担,二来,他们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到时候不仅可以养活自己,带动地方,甚至可以反哺中枢。所以,户部是支持的。现在我们虽然财力紧张,但仍然可以想办法,挤出一笔资金来启动这件事情。”

    “章公呢?”李泽又看了章回。

    “我就说一点吧!”章回笑道:“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好事。生产建设兵团仍然是军人编制,也等于是拿着军饷的农民,建筑工人,大夫,谁都知道,在我们大唐治下,军人是一门好职业,他们在当地扎下根来,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哪里定居,我说的是女子,这几万人但长期在哪里生活,总是要娶妻成家生子的吧,从长远来看,对于辽东的人口增长,是有着绝大的好处的。现在我们在哪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太多,人太少。”

    李泽环顾了一遍室内诸人,拍拍手道:“很好,看来大家已经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左金吾卫,转为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现在我来说说他的管理体制问题。”

    “这是一件新事务,从无前例,所以,我们也只能边做边看边调整。但大致的方略却是要定下来。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独立于地方的单位,他们仍然是军人编制,所以管辖权仍然在兵部!”李泽看向李安民。

    “明白。”李安民点头道。

    “但是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分布,却又遍布辽东三省诸地。因此,与地方的衔接,配合,这是一门大学问,希望薛冲与三位地方长安能与互相配合,莫生龌龊。”

    韩琦笑道:“生产建设兵团是去帮助我们地方发展的,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哪里会生龌龊?”

    “那可不一定!”李泽似笑非笑地道:“他们到了地方,是要扎下根来的,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利益的冲突,这些事情,大家都不是热血上头的年轻人了,还望以大局为重。”

    听到李泽这么说,薛冲,韩琦,包慧,王温舒都是凛然拱手称是。

    “左金吾卫虽然转为了建设兵团,但是别忘了,你们仍然是军人,所以,在辽东诸地,我只有一个要求,那里最困难,你们去哪里,哪里最贫穷,你们去哪里!”李泽看向薛冲,提高了声音:“仍然要保持军人的作风,要一直记得,你们过去在战场之上冲锋陷阵是为万民开太平,现在转到地方去种地,去修路,也是在为万民开太平。”

    薛冲霍然起立,大声道:“左金吾卫永不会忘记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誉和使命!”

    “很好,薛大将军,我信得着你!”李泽点了点头,示意薛冲坐下。

    “辽东建设兵团是一个开创之举,也是一个示范,如果在辽东行之有效,哪么将来,在西域,也就会有西域建设兵团,在吐蕃,会有吐蕃建设兵团。当然,只有你们做得好了,才会有后面的这一些,如果做得不好,这件事,自然也就到此为止了。”

    “李相尽管放心,我们,定然能将这件事情做成世之典范的!”韩琦带头表态道。

    “好了,既然大的方略已经定下来了,接下来具体的方案,就由户部,兵部会同左金吾卫以及辽东三省的总督们来共同制定吧,我希望,在义兴社大会结束,诸位返回驻地的时候,具体的方案已经拿出来并且可以付诸实施了,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诸人都是信誓旦旦。

    对于韩琦等三位地方总督来说,李泽已经定了调子,生产建设兵团是哪里穷去哪里,哪里困难去哪里,这就等于是替他们解决了最大的问题。剩下的细枝末节,在双方的谈判之中,地方之上不妨做些让步。

    而对于薛冲来说,这也是无所谓的事情,左右是去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