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第二罗马帝国(第2/4页)  神圣罗马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要吃这一波肉,就必须要在谈判结束前,提前带兵过去候着。

    这可以高风险的买卖,没有家底显然是不行的。万一谈判崩了,或者是拖上了两三年,一般人的身家可撑不住。

    新兴贵族连自己的封地都经营不过来,纵使想要出兵凑热闹,兜里也没钱啊!

    有家底、有实力,又迫切需要封地的,主要还是北德意志那帮贵族。

    虽然他们也参与了殖民运动,但是参与时间和投入力度,明显慢了南德意志地区的贵族一步。

    一步慢,步步慢。

    伴随着非洲本土化进程的推进,非洲的这帮封地领主在神罗政治上的话语权也是与日俱增。

    在这种背景下,本身就占据优势的南德意志贵族,在帝国中的话语权就更高了。

    没有人想要被边缘化,无论是为了政治上的话语权,还是为了家族的发展,北部地区的贵族都迫切需要拿到更多的封地。

    在危机意识的驱使下,出现几个小邦国君主,也就不奇怪了。

    名义上神罗各邦国地位都是平等的,可实际操作中却是两码事。很多小邦国除了邦国的名头,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治市。

    对普通民众来说,邦国和自治市也没有多少差别,反正都是高度自治,但是对邦国君主来说就不一样了。

    现在他们在帝国议会中还有一票,可是在帝国中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未来他们还能够保住那一票么?

    在神罗的历史上,连选帝侯席位都能够易主,帝国议会的席位自然也是可以变化的。

    不想没落下去,那就必须要增强自身实力。欧洲地区的领土想要扩张,除非是复制下半身堡的套路,联姻恰好遇上亲家绝嗣。

    那种概率实在是太低了,不比买彩票的几率大多少,除非是运气爆棚。

    与其赌这种小概率事件,还不如去开扩更加容易。制度再怎么完善,也躲不过人情世故。

    同样的军功,落到不同的人头上,最终获得的收益也不一样。

    凭借帝国议会中的那一票,这些邦国君主只要过去刷点儿军功当门票,剩下的靠内幕交易就可以搞定了。

    政治是利益,同样也是人情世故。神圣罗马帝国不仅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同样也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人脉关系网给拉起来的。

    在这个问题上,弗朗茨看得非常透彻。皇帝从来都不是好当的,该坚持的原则必须坚持,能够圆滑的地方也必须要圆滑。

    作为一名合格的君主,可以没有高超的智商,但是情商绝对不能低。要不然光协调关系,就能把人搞崩溃。

    坦率的说,在这方面弗朗茨都是有所欠缺的。只不过他的运气好,赶上了封建帝制的末班车。

    未来就不行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君主再想一言九鼎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时候都需要协调各方关系。

    这么多人都去抢摩洛哥,显然不可能都有收获。何况购买摩洛哥地区的钱还是中央政府出的,拿出来分封的土地也要缩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维也纳政府大概是没有机会出兵了。

    如何分配各方利益,就成为了一个挑战。毫无疑问,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成为了腓特烈的又一大考验。

    这还不是最难的,更麻烦的是维也纳政府要换届了。原有的政府班子成员,一个个都七老八十了,工作精力早就不能满足需求。

    留着他们到现在,可不仅仅是因为弗朗茨念旧,更重要的还是权力交替。

    “一朝天子一朝臣”,或许说得绝对了一点儿,但是不得不承认古人的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欧洲这种情况,虽然不怎么明显,但影响还是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