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3章 真正的战友情(第2/3页)  八零年代农场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感知到了。

    于是,等到薛玲出现在两位老爷子面前的时候,就发现两位老爷子竟然衣衫整齐,神清气爽,从头到脚找不出丝毫在泥地里滚了几圈,又扭打了好几轮的痕迹。

    啧!

    虽然心里有些遗憾,但,到底要顾及两老的颜面,因此,薛玲咧嘴,露出一抹比头出来的话却带上了几分看破实情的艳羡:“刘爷爷好,你和爷爷关系真好。”

    刘老到嘴的“别听你爷爷瞎说”这句话,又默默地被他咽下肚,看了眼一脸欣慰得瑟的薛将军,嘴角微勾:“玲玲是吧?你不知道,当年,你爷爷得那叫一个斩钉截铁,轻轻松松就将刘老踢过来的皮球,又给踢了回去。只堵得刘老也差点被噎住,看向一旁佯装一幅“置身事外”,实则耳朵高高竖起,就连眼珠子也转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活跃的薛将军的目光里,也带上了一抹愤懑。

    刘老:你这家伙,故意的吧?

    薛将军: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刘老:呵呵……

    被薛将军隐讳的“炫孙女”举动,炫了一脸的刘老,接下来的路程,就毫不犹豫地转移话题了。

    比如说,询问薛玲第一次来辽省的感受;再比如说,指着窗外偶尔掠过的一些地标性建筑物,告诉薛玲往后如果再来辽省,也不需要去住招待所,直接打个电话,他就会安排人来接……

    又是十五分钟后,吉普车顺利抵达某军区。拐了几个弯,就到了刘老一家人住的小院。

    吉普车刚刚停稳,刘老和薛将军几乎是同时间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再以一种打眼望去几乎一模一样的动作跳下车。

    坐在后座,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的薛玲,一瞬间,竟不知该笑到底是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哪怕时隔多年未曾见面,但,再次见面的时候,依然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摒弃时间和空间距离所带来的生疏感变得熟悉起来,还是该叹惜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老人家,确实映证了“老小孩”这样的说法,从见面开始就不着痕迹地比拼起来,直到现在,连下个车都不放过。

    静谧的院落,让薛将军也不由得挑眉:“家里没人?”

    “这不是废话?”刘老怼了回去,如果有人,还需要他亲自出马去接薛将军?

    薛将军嗤笑一声,真当他不知道老刘的想法?不就是怕有些事情,当着晚辈的面不好分说,所以,才会特意将大伙都撵出去?

    至于接人这回事?要他说啊,就是老刘自个儿的想法!

    为的是什么?啧,还用想嘛!

    再次落后两人几步的薛玲,只觉得男人,啊,不对,应该说是战友,还真是这世间最神奇难懂的情谊。

    比如说,昨天的董老和薛将军,再比如说,今天的刘老和薛将军。

    这两位,都曾是薛将军的战友,但,哪怕薛将军遮掩得再好,以薛玲对薛将军性情习惯的了解,也能敏锐地感知到薛将军和董老之间那“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疏离和淡漠。在面对刘老时,却是发自肺腑的兴奋和激动。不然,这两位,哪会一见面就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更忘记了有她这么个小辈在场的情况下,不由分说地“殴打”起来呢?

    ……

    进屋,换鞋,落座。

    沏茶?不,不需要,因为,早有准备的刘老,在将家人和警卫员撵出去之前,已经让他们准备好了果盘、茶水和糕点。

    “昨儿去了老董家?”

    看似再寻常不过的一句问话,然而,薛将军却从中听出几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嘲笑。不由得抬头,狠狠地剜了刘老一眼,神情中却有着如刘老这些和薛将军是真正维系了数十年战友兄弟情谊的人,才能感知到的郁闷和抓狂,无奈和愤慨。

    薛玲眼底快速滑过一抹了然,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