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1章 这就是不回京的“补偿”?(第3/4页)  八零年代农场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服自己。

    偏偏,眼下,不仅三人,就连薛玲的亲生父母薛建平和杜秀英这对夫妻,也不能回京探亲!

    都到这份上了,还说这中间没什么猫腻,谁信?

    三人私下里的一通电话交流,很快,就锁定了“幕后主谋”——薛将军!

    是的,薛将军!

    “你说,爸究竟是怎么想的?”

    挂断电话后,薛建华就一脸的苦笑,心里也忍不住就腹诽起来:难不成,这次,他们收到的那些包裹,除了薛玲惯常准备的蔬菜瓜果肉干等东西外,其它的各种特供类的高级糕点、茶叶和酒水之类的票据,就是薛将军特意为了安抚,或者,应该说是补偿他们不能回京,一大家子团聚过年的举动?

    这差别,也忒大了!

    用“天壤之别”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也不能完美地描述出他们心里那种遭了老爷子r嫌弃,突然间,就由原本排在老爷子心里首位,瞬间,就跌落谷底的这种极致落差带来的酸楚郁闷感。

    “我到现在都还忘不了,最初离家那一年,隔三差五,就能接到爸的电话……等到后面,我们几兄弟各自结婚生子,又在天南地北不同的地方扎根后,一年到头,爸心心念念的就是‘团聚’……”

    可惜,那时,他们四兄弟,分属不同的军区,连官职最低的那几年都没能顺利地回家,一大家子人齐齐整整地过个团圆年,就更不用说现下,他们都是各自军区数一数二的“大佬”级人物,在众多将士都不能回家探亲的情况下,更得以身作则!

    以至于,自离家那天起,近二十来年,也就那么三五年,薛家人是真正团圆了的。大多时候,也就薛建国和王萍夫妻,再或者薛建华和钱小芳夫妻,又或者薛建军和张敏夫妻,带着各自的儿女回京城,陪薛将军一起过年。

    “你知道,刚才,大哥说了什么吗?”薛建华摇头叹气,简直不敢相信,有朝一日,这样的事情竟然会降临到自己几兄弟身上,“大哥说,老爷子暗示,让我们各自留在军区过年!……”

    正忙碌地整理着要寄给薛玲的衣物补品的钱小芳,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她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家表面看起来特别糙的男人,竟然也是个没长大,爱吃醋的小崽子?都多大年纪了,还跟个小姑娘争宠,好意思?

    再说了,换了她,也会选择聪明懂事,孝顺贴心的“小棉袄”,而毫不犹豫地摒弃这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无时无刻不作上天,让人不得不豁出脸面,不停地跟在后面擦屁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早到晚,就没有一刻得闲的小兔崽子们!

    尤其,这些小崽子们长大后,就拍打着自己那羽毛还没长硬的稚嫩翅膀,飞到全国各地去不说,还一幅“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潇洒豪放到连驻守京城,逢年过节就忍不住期盼起儿孙团聚一堂,欢声笑语共度佳节的老爷子都给抛到了后脑勺!

    这情况,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今天的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的我让你高攀不起”!

    ……

    同样的谈话,也出现在薛建国和王萍,薛建军和张敏这两对夫妻处。

    薛建平和杜秀英这对夫妻是否相信,并不重要。

    毕竟,自薛玲被薛将军接回京城后,近一年来,这对夫妻虽依然争执吵闹,却很快就会和好,再次变得“恩恩爱爱,粘粘糊糊”起来,让人不得不将“床头吵架床尾和”这句评价放到两人身上来。

    以至于无数的人都在心里猜测:女儿也就罢了,但,连“传宗接代”的四个儿子都不放在心上,该说,这两夫妻是心大呢?还是愚蠢呢?否则,哪会为了所谓的“爱情”,而置儿女不顾。甚至,还觉得儿女就是自己爱情中的“绊脚石”,必需踢走的“障碍物”?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