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32、三分靠打拼,七分靠注定(第2/3页)  大美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哪搞的,有些年生了,还有这样儿的没,给我几个呗,我……卧槽,我想起来个事儿,光敏印章您听说过吗,我得个天,随便什么样式只要输进电脑,唰的一下就好了,这还要不要我们刻章的活了?”

    老荆恨声:“手艺!那都是机器,不是手艺!不可能替代的!”

    万长生摇头:“师父,这事儿很危险,我叫他们给我买了台,几百块钱就能买到,把章放进去几秒钟搞定,譬如说您在宫里这么摹印,现在只需要拿相机拍照,电脑里面修一下,绝对一模一样的分分钟搞定。”

    老荆又想把万长生抓着打巴掌:“放屁!不可能!老祖宗的手艺,不可能就这么被替代了!”

    万长生还是摇头:“不是可能,是一定会被替代,师父,文物修理组那边,木工用电动工具代替老手艺是必然的,纺织品用电子显微设备分析复制更是必须,画组早就在用电脑介入了,摹印也跑不掉,这是历史、科技发展的必然规律。”

    老荆头憋气:“你就不能让我舒心点?”

    万长生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看得远才能提早想辙。”

    结果苏沐楠的声音就在后面忽然:“那应该怎么办呢?”

    师徒俩真是被吓了一跳!

    所以说苏沐楠有做幼儿园老师的潜质,静悄悄的站在那。

    万长生还看了眼边上坐窗前的高云野,那位在低头刷手机呢,他才吹吹手上的木屑:“还不知道,我只能说是叫有了远虑,防着近忧,心里说不着急不震撼是不可能的,但我知道一定能想出办法,篆刻是门艺术,值得保存下去的爱好艺术,就像京剧什么的一样,但是仅仅靠情怀是不够的……再说远点,所有的美术学院艺术门类,都有这种趋势,都跟时代有点脱节了,版画最危险,国画次之,水彩和油画稍好,雕塑危险系数最小,这些艺术门类还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老百姓都不关心的东西,慢慢就会被时代抛弃的。”

    老荆反而平静了,悠闲的喝上一口茶:“你呀,心里有这么大的天地,就是老喜欢遮遮掩掩的装乐子,我不管了,反正交给你折腾,我相信你会把这事儿给担起来的。”

    万长生就欺师灭祖了:“那等我回去就给您也买台那个光敏印章机,再给您推荐一两个人手,准保轻轻松松把这边的活儿给承担起来。”

    老荆一副大风大浪都见过的神态:“来呀,我看你能把我吓成什么样儿!”

    苏沐楠就温温柔柔的不参与师徒俩耍宝:“以前我也觉得篆刻现状很残酷,却也没有万长生说得这么吓人,有了这种忧患意识再想想,好像是挺危急的……江浙南方地区算是传统维护得比较好的,但实际上也就数千人规模在参与篆刻,其中还有半数以上的水平比较低下,这从每届法篆刻行业大赛的作品征集就能看出来,还有很多人在抱怨扶持不够,市场不好,老百姓没品味,这实际上问题出在这个时代变迁上了?”

    万长生收工点头:“五百年前没有照相术,油画肖像是王公贵族大主教们的特权,两百年前没有电影电视,戏剧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娱乐消闲,二十年前没有络,大家还可以接受些传统方式,最近几年,手机这种集照相、电视、游戏、购物、读等各种功能在一起的随身物件流行,这都是大势所趋,如果不因势利导的去改变适应,反倒逆流而上,除了说勇气可嘉,我也只能赞扬智商感人。”

    苏沐楠皱眉,却没说话。

    看万长生把新印章蘸点印泥,盖出红印来。

    老荆头喜滋滋的拿过去打理下包好:“胡杨木的,我有个老朋友在西北,他有大量的这种胡杨木料子,要不你什么时候过去给他收了,而且他的雕工也是一绝,你可以过去跟他学学?”

    万长生很少断然拒绝新生事物,笑着说好,示意苏沐楠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