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78、不破不立万长生(第2/3页)  大美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统技法来保存?

    敦煌壁画在世界美术史上,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地位!

    什么时候轮到你个小年轻来说还需要改进了?

    很多事情争论是没有结果的。

    万长生能动手,就不比比。

    对着那洞窟里面的晚唐菩萨伎乐图,起手就是精准修长的线条,丁头鼠尾,金钩铁线!

    根本不需要铅笔打草稿,打印模式开启以后,一气呵成的从画纸一边,熟极而流的信手拈来!

    正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在场各位哪怕不是美术专业的人才,大多也能拿笔勾画这些文物,这一刻立刻有种鸡皮疙瘩从身上过电的感受。

    越是平日里画过的人,就越知道这笔画包含了多少功力。

    连苟教授当年都说过,万长生的白描里面有古法佛像的塑造功底。

    可能论到仕女图、花鸟、水墨都不是万长生的强项。

    唯独这种佛像壁画,或者说经变画,也就是从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壁画,用来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

    这是万长生最有心得的形式。

    哪怕浸淫莫高窟壁画多少年的专家,看惯了这周边绝世无双的精美壁画,这一刻也忍不住惊叹:“山外有山人外人……”

    “啊,这手指,原来应该是这么画的,我说这指尖比例……”

    “不是比例的问题,是线条,这位老师确实是把线条运用得……给老邢打个电话,这次是真的遇见高手了。”

    没错,万长生并不否认敦煌壁画的精美绝伦,他提出的仅仅是记录,如果要把敦煌壁画用线描的方式记录下来,整理成为文献手稿之类的资料时候。

    最好还是提高点技术性,这就是学院派和民间艺人的见仁见智了。

    他恰恰是从民间艺人跨步到艺术家的转型。

    更期望这种值得永久流传的顶级艺术品,能有更严谨精湛的面貌。

    等大半个小时以后,这边博物馆馆长匆匆赶来,看见的就是一张完整的壁画线描图!

    而且是几乎原样拓印的整幅墙面满稿!

    更把其中部分剥落缺样补上了!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敦煌的线描手稿,大多是单个物体摘出来的记录,几乎没法做整面墙满稿记录。

    因为每个洞窟的壁画,往往就是从天到地,四面八方的满绘。

    这就等于画纸是半球形,或者弧顶的,如果转画到平面白纸上,很多细节就必然对接不上。

    这也好比地球是圆的,俄罗斯那上面翻过去应该是加拿大,但世界地图摊平了以后,北冰洋那边就是割裂变形的,或者说所有世界地图纬度越高就越变形,俄罗斯并不是地图上看起来那么大。

    普通人很难把穹顶的画面转换成平面。

    所以只能单独把中国放在中心表现准确,或者画某个国家。

    很少看见敦煌壁画的整幅墙面手绘满图。

    万长生轻而易举。

    因为他明了这种画法,甚至清楚那尊佛像表达的是什么。

    所以遇见因为自然风化剥落的画面,他结合周围线条图案,也知道缺的那块儿是什么,信手就在自己的稿纸上补齐。

    这下可把整个围观的工作人员,研究专家连同博物馆领导惊得炸了锅:“你知道那是什么?”

    万长生平淡无:“对啊,在一个专业画家的眼里,这根线条就应该是这样走的,这有什么难的……”

    人家要哭出来……

    有些文物修复专家,在这里研究几十年,修补进度慢得要命,甚至这边还没修好,那边又剥落了。

    敦煌壁画的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