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13、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第2/3页)  大美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确实足够有爆炸话题性,基本上把所有娱乐圈的新闻都炸到后排去。

    让全国人民对春晚的兴趣都勾搭起来。

    哪怕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都知道春晚很难变出什么新花样,现在年轻人也基本上不看这东西。

    更多只是中老年的一种习惯,一种情怀。

    但这回的年轻三人组,还是立刻用全新面貌把信息传递开。

    不光有这些媒体的新闻通稿,图片、视频直播,杜雯那边自然也在各种娱乐圈公众号之类的开始推动话题。

    大美社的人海战术肯定也是加大转发传播力度。

    根本不需要买什么热搜数据,什么明星婚变、人设撕逼、拉踩C位都比不上这话题性天然爆炸。

    “90后青年艺术家担纲春晚总导演”瞬间冲上热搜榜首。

    连顺势跟在后面的都是“春晚节目全面社会征集!最新潮的小视频方式报名上春晚!”

    “今年春晚一个字‘新’!”

    “快到不惑之年的春晚,终于迎来青春洋溢的声音!”

    这一连串的话题性,立刻把两三百号人的春晚筹备办公室烘托得车水马龙!

    连之前有点刻意旁观的国家电视台,都立刻派了大队人马过来开始融合参与。

    因为他们发现,如果再不伸手的话,这个春晚团队没准儿真敢另起炉灶!

    年轻人做事,顾头不顾尾的事情时有发生,万一这帮人真是愣头青呢?

    别说什么电视演播大厅国家电视台才是独一号,也别说什么电视覆盖频道卫星频道是最大的收视渠道。

    在这个络社会,手机传播力度日渐超越广播电视的时代。

    真要是出现这帮愣头青搞成络直播,那就没电视什么事儿,说不定这块大蛋糕就莫名其妙的被连锅端走。

    几十年的品牌,就这样无偿送出去?

    不可能的。

    特别是只要去筹备办公室,就立刻能感受到这帮年轻人的全新面貌。

    没有那种垂垂老矣的颤颤巍巍,更没有磨蹭推诿的避重就轻。

    真是胆大包天的啥都可能干出来那种耳目一新。

    不就是要年轻人参与嘛。

    这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平日里是挺喜欢强调春晚的重要性,但其实国家电视台的事情哪件不是要求万无一失的大事?

    早就该培养新人了,好多岗位全都被大腕们堵住。

    年轻人们巴不得抓住机会冒头呢。

    所以这几天过去打探消息的真不少,等正式宣布了这个“新”字以后,不少岗位都在主动请缨。

    一位媒体中心主任带队过去的,挂了总制片的名头,然后文化口宣传口也来人了,挂着总顾问之类的头衔。

    感觉跟董事长差不多,主要可能还是怕这年轻的总经理瞎折腾。

    到时候要是完全搞砸了,杀了他都赔不上啊。

    特么才短短几天,太能折腾了。

    可在上,那就是一片哗啦啦的热烈掌声。

    友们已经热烈参与讨论希望看见什么样的节目了。

    虽然大多确实是瞎废话的不可能,但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出来了。

    以前那些老气横秋的春晚操盘者们,什么时候在乎过友的感受啊,其实连观众的感受他们都不在乎。

    但这次不同。

    友们甚至感觉出来点养成的乐趣。

    杜雯的团队把今年度春晚的公众号、微博工作承接起来。

    以拟人的方式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文。

    主要还是模拟江竹清的角色。

    图文并茂的展现这个春晚组委会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收到了多少发送过来的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