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回 仰头望岱(第2/3页)  刀剑情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尘心中也得出论断。此人的刀法只快、准、狠三个字可以形容。内力却似要略逊些,刀法也尚未入臻熟之境,可见修炼的时间并不长,虽也是内外兼修,但不论内或外,都似有激进之状。且这刀法太过狠辣了,若能得大成,一般对手被其剥皮抽筋眨眼间不在话下,这种邪异刀法真不知是出自哪个门派。

    二十几招后赵继正愈感吃力,甚至有了罢手之意,虽然狂妄,但也不至于高低不分。何况若在众刀客面前有所闪失,反倒不好看了。而此时住手也顶多是个平分秋色。

    于是,虚晃一刀,赵继正跳开、收刀拱手,“哈哈!赵一尘果然名不虚传,真乃是百闻不如一见,幸会,幸会!”

    其实也就是吃了功底略薄的亏,若不然对付带伤的赵一尘还真不是毫无胜算。本以为可以趁此机会,现在只能将这个机会当作一个体面的借口了。他指着一尘双肩虎尾爪留下的伤处笑道:“本想与一尘老弟痛痛快快地杀它几百回合,但本盟主并非乘人之危的人,因见你有伤在身所以就此作罢。”

    拱手还礼一尘也将对方褒赞一番。忍着双肩的疼痛,他心下庆幸对手也就是刀法不够老练、功力不够火候,若假以时日必有长足进益。可叹的是这种刀法狠辣了些。还有,这个赵盟主既知对方有伤还要逼人出手,本就不地道,见无胜数,又搬出这些个“仁义”说辞,这种话对明白人而言,其实不过是自以为聪明的自欺欺人,反而暴露了人品,也让一尘心中不免又可惜了一回,他认为若不是刀法狠辣,做人狂妄虚伪,赵继正倒也是个堪任刀派盟主的武林怪才。

    “至于我弟弟,他在幽州酒楼不慎被飞刀刺断背脊,确要请侠医复治,请侠医勿吝医者仁心。再辛苦一回。”

    既然连带伤的赵一尘都胜不了,又怎可再纠缠于魔女。赵盟主不再骄狂,这回倒是好生说话,反令常无恙推辞不得,便上得犀月楼医治赵胤。无非将先前手续重复一回,自不必多说。

    至于崔瑛与杀手营之事,不论是赵继正或是一尘、常无恙,都已悄然撂开。又因各怀所想,不便同道,他们与刀派在犀月楼分开自便。

    犀牛山上一战,杀手营的人死了营主崔刈,死了张冠蝉、肥李丙还有大鱼腩。一尘却仍旧很担忧。因为这一战,从始至终没有看见那个铁面公公。此人虽然神出鬼没,但肯定不在犀牛山,否则不会坐看杀手营的人一个个被杀而不出手。

    显然铁面公公并未想到半路上会杀出个赵继正。一定是看到一尘、常无恙已被押上囚车,自是放心的去了别处,至于是何处……

    一种不好的预感,让一尘陡然心下一沉。铁面公公夺了双龙斩,极有可是去了泰山。这个人阴狠奸诈,善于暗下黑手。只怕玉雪他们要遭暗算。想到这他不敢延缓,与常无恙、崔瑛、五虒向着泰山策马疾驰。

    ……

    泰山不仅是五岳之首、佛道圣地,更有君王禅山一说。《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典籍均记载了自炎帝以来七十二王泰山封禅的典故。若寻根溯源,甚至可追溯到远古周边部落、因自然崇拜就已在此开始了原始的祭天仪式。

    秦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泰山封禅后,历来帝君多有效仿,皆亲临泰山封禅,以彰显功德无量,祈求国泰民安,犹见泰山之重。

    一指低头红日,哈吹俯首云烟。

    玉帝或曾寻宝座,遗落人间已岱山,岿巍王者坛。

    星耀寸石磊落,月辉滴水缠绵。

    万丈摩崖文史韵,佛道惊奇事物鲜,独尊天下观。

    破阵子

    此山雄浑巍峨,可谓吞吐云海,蕴藏星河。汇聚人文精气,变幻风雨雷电,傲立于天地之间。

    ……

    马蹄声骤,八人八马奔至山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