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37.初一初二,幼稚的人(第2/4页)  田园喜嫁之娘子太难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初五,他们就搬到原本宋家住过的那个小宅子里面去。他前几日出门上街转了转,发现京城里面卖土产的铺子不多,尤其是北疆的土产,这生意可以做,所以他打算过了年瞅个机会盘个铺子开店干回老本行。京城的物价比清水镇可高多了,只要维持成本,赚得不会少。是会更辛苦些,因为最难的就是进货,要降低成本,就得自己上,亲自到北疆去拉货。马明不怕辛苦,上回来京城,就打定主意想打拼一番,结果出了意外状况,这回他还是下定决心,好好干。靠自己,在京城立足。

    姚大江微笑点头:“听起来很不错,定是能成的。”

    马明原本不打算留下,但宋思明来劝他,孟静婉又去劝马丽红。一是为了老人的心愿,二来也为了孩子的前途。

    马明是个有心气儿的,希望自家也能出个读人,光耀门楣,希望儿孙日子都过得越来越富足,他对儿孙的责任,想要尽力做到最好,所以他一直很努力。

    马明也是孝顺的,不管他跟宋月芝关系如何,这些年,他成了宋家的女婿之后,宋老头和周氏对他可是没得说,回回给孩子给宋月芝做衣裳,都少不了马明的。

    早几年马明的生意赚得也不多,家里开销很大,老老少少都要靠他一个人养着。每回过年给宋老头和周氏的孝敬钱,他们当面收了,回头总是藏在给他们捎带的回礼里面,又还回去,说都过得不容易,他们不缺钱,让马明照顾好家里。

    马明自己的爹娘还能干得动的时候,就开始心安理得地享受马明的孝敬,连带着要求马明养着弟弟和妹妹。马亮和马秀秀成亲的钱都是马明出的,而这原本该是马家二老的责任。不止如此,后来二老干出来的事情实在是让马明寒心。

    都说女婿半个儿,相较之下,马明觉得宋老头和周氏真的把他当半个儿子看的,他自己的爹娘倒是只把他当摇钱树。早前在老家,每回马明带着宋月芝回娘家去,不管宋月芝怎么刻意显摆,打肿脸充胖子,宋家二老总不忘了叮嘱宋月芝,让她不要乱花钱,衣服够穿就好,不要跟马明闹脾气,遇到事情要有商有量,和和气气,好好过日子。又总是不忘了跟马明说,让他注意身体,不要太辛苦了。若是有机会能分家,该分就分,在家里也要硬气一些,不能马家人让他赚钱养家,还让他受气。

    很多事,马明都记在心里,不曾忘记。不止宋家二老,其实宋强这个大舅哥和刘氏这个大嫂,素来对宋月芝有些意见,但对马明都是不错的。更别说马明最欣赏的连襟姚大江一家。

    其实这也是马明过去那些年对宋月芝很容忍的原因之一,因为宋月芝作为宋家的女儿,嫁给他,他总是想着对宋月芝好是应该的,宋月芝娇气一些也无妨,他作为男人,要包容。

    到如今,有些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但逝者已矣,活着的人,更应该以此为鉴,好好走接下来的路,不能走歪了。亲人之间,也要互相帮扶照顾。

    所以最终马明还是答应了宋思明,留在京城。

    孟静婉劝马丽红倒也不顺利,因为马丽红当初亲眼看着宋思清死在她面前,阴影很重,当然对宋家其他人没什么意见,因为别人都挺好的,只是她想过普通人的日子,不求荣华富贵,总觉得京城是是非之地。

    孟静婉让马丽红跟刘达商量一下,刘达倒是看得更通透一些,说不管在哪儿,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这是非,可不是离开京城就能避免的,在京城至少有人罩着,回到老家,出了事,京城这边也不可能立刻知道。先留下,若是真不能习惯,还是想回老家,他们到时候再回去便是。老家的宅子和铺子都还在。

    至于宋月芝,回到娘家之后,这几天倒是好转了些,能认清人了,糊涂的时候少了,但很安静。

    也没人说让李郎中或者姚瑶给宋月芝看看病,因为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