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9 章(第3/4页)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穿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新找到又谈何容易。

    “没事,快些吃,你们这些年在农村生活的也不好吧,我看你真瘦。”

    “我倒没有不好,家里人都挺好的,只是我天生瘦就胖不起来,可能跟遗传有关”肖敏真的想不起自己亲妈的样子,那存在她脑子里面模模糊糊的影子,是很漂亮而且瘦小的,大概因为这个关系,她一直也长不胖,怀孕都没有胖起来。

    两人聊了一会儿教育,又聊了一会儿天,才知道原来方惠茹以前是燕京大学的教师,后来掉到基层当中学老师,这些年终于恢复了以前的身份,她身体不是很好,于是就转到管理岗位上来,现在是新安县县教育局的局长。

    至于肖敏那边也是挑着胆子,要负担起大河村那一带三个村子的复课的任务。

    其实她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来找县局要资源的。

    “上课的地点有吗”方惠茹也吃完了,两人在外面操场上溜溜弯,肖敏也陪着她,在外面走上几圈。

    “地点倒是有的,以前我们村就有个小学,那会儿其实上课的人也不多,但是队里面明显对这次复课很有信心,有大河村牵头三个大队的复课的工作,陈队长也给了很大的支持,原来的学校有三间屋子,队里专门派人修葺了一下,教学场地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很大,现在是师资跟教学资源的问题,公社那边就只能负担起最多两个民办教师的工资,还需要请示县局能不能给足相应的支持,这些支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有人员等等。”

    方惠茹听了连连点头。

    肖敏接着说“我知道县局的资助可能很有限,但是这些都没有关系,目前要县局的支持,能给我们派过去几个有经验的人员也是好的。”毕竟县局的人看起来好像还很闲嘛,还有时间打毛衣。

    不过打毛衣的那位哪怕去到了村里,也是没办法跟人顺利沟通的,所以还是算了吧。

    方惠茹想了想问“你们那边有多少适龄儿童”

    “我统计了一下,初步统计出来超过六岁不到十二岁的适龄儿童有三百多名,这三百多名我们尽量争取第一批至少一半的孩子来学校上课,因此三个生产大队都给了不少的支持,尤其是大河村的陈队长,对这件事情一直都非常关注。”

    “你是说有这么多的孩子都没能得到教育”

    “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据我了解村里的妇女同志,中老年同志里面大部分都是文盲,这些文盲也在我们第一期的工作范围里,我们打算还要开一个扫盲班,争取让这些人至少能认识最简单的数字跟汉字,万一走到外面不至于男女不分。”

    提到教育这一块的工作,肖敏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可以说比她做生意的时候那种蠢蠢欲动的热血感更强。

    方惠茹沉吟片刻“乡村开展教育工作的难度确实不是我能想像的,这样吧,我先把教育局这边的人手给整顿一下,万一这边有比较有经验的人就先派到大河村去,让大河村做一个小学和扫盲班的试点,但是小肖同志,说来容易做来难,自古纸上谈兵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希望你能不辜负我们的期望把这个试点给做好,教育局这边也会做好相应的支撑工作,你定期过来这边,直接给我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

    哎,直接给方局长汇报吗,这个汇报级别好像有点高啊。

    乡村教育停滞了许多年,开展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方惠茹已经做好了迎接难点的准备,更大的困难摆在眼前,但是教育一线工作者只能一步步去克服困难。

    跟方惠茹聊了一下午,直到把肖敏聊到热血沸腾,也给方惠茹做了保证,争取第一批的小学班能够招收到五十名学生,这个比例不算太大,但是作为一个刚刚试点的小学来说,教育工作还是很重的。

    另外县教育局会派一名同志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