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西海迟方至 酒泉候未来(第2/3页)  即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然称王,然为凝聚陇地的士民心,一直以来仍奉唐为主,所以称王以后,为不使“定西王”徒有王爵虚名,又自领了好几个官衔,全称是使持节、太尉、大都督、陇州牧、护羌校尉、定西王。分别通过这几个官衔掌领陇地的赏罚、军、政、抚诸夷等各项权力。

    此数个头衔中,最重要的是大都督和陇州牧,一个管军,一个管政。

    大都督府的最高长官是定西王本人,次为左右长史,再次为左右司马,再次为谘议参军及诸曹掾属等。

    左右长史和左右司马这四个职位,依照朝廷章制的话,都督府实际上只能各设一员,但令狐氏仍称唐臣,只是为了不致引起士民的反弹,以对抗外敌罢了,其起居仪仗,已与帝室相近;所置的百官僚属也久以超出了法定置吏的范畴,多依仿中央,只是微改其名,或增其员,其大都督府的长史、司马就是如此。

    左右两个长史,左长史主管全府庶务,并兼管驻扎在王都的“中兵”事务;右长史则主要负责王都外的“外兵”事务。一中一外,也是为避免某人权柄过重。

    都督府长史,品级不高,然权力很重,虽不掌兵,整个定西国所有军队的后勤、兵额、训练、部署、调动、军官的升迁贬黜等等,却尽归其管,并且是定西王的直接下属,常从左右,参预军机,可谓亲信重臣。

    莘迩经过考虑,没有选择这个职务。

    出於两个缘故。

    首先,在他看来,都督府的权责,似乎类近於后世军委许多部门的综合体,不管前生今世,他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没有经验,如果强要去做,做的还是“长吏”的话,只能两个结果,或者被下属架空,或者因为没把事办好,被令狐奉处罚。

    令狐奉绝非仁主,而长史此任又是如此重要,一旦不能让他满意,后果可想。

    其次,目睹过令狐奉种种的权术手段和杀伐残酷,莘迩打本心来说,也实在想离他远点。

    所以,他选择了后者,恳切地请求,他愿意像麴硕一样,为令狐奉出镇地方,以安王都,麴硕在被表拜为侯后,很快就返回了唐兴,依旧坐镇州东,以防秦国趁乱来攻。

    令狐奉即任命他为鹰扬将军,假节,督西海、酒泉、建康三郡诸军事,兼建康太守,加从事中郎。给其步骑三千。因为见令狐乐对他的外任恋恋不舍,又使他领了世子友的官儿。

    莘迩原只是令狐奉富平公国的侍郎,九品职,鹰扬将军和太守俱是五品,比麴硕的本官镇东将军也只低了两级,一下擢升四等,火箭般的速度了,“超迁”不足以形容。

    这且罢了,重要的是给了他“假节”、“督三郡军事”的权力。

    本朝以来,盛行给出征或出镇在外的将帅加官“都督”的制度。

    都督分三类,“都督诸军”为上,“临诸军”次之,“督诸军”为下。

    麴硕是“都督陇东诸郡军事”,为三类中的最高者;莘迩此前没有单独掌过兵,资历太浅,“都督”是没可能的,但能得一个“督”已是可见令狐奉对他的重用了。

    “假节”,节指符节,代表主君,是权力的象征。给将帅们节亦本朝之惯例,按照权力大小也大致分为三等,“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

    可以说,“督”和“假节”比莘迩的本官鹰扬将军、建康太守的权力要重得多,有了此二头衔,莘迩就可以像麴硕一般,除了管领本部军马外,对西海、酒泉两郡但凡与军事有关的事务亦有了管辖权。

    至於从事中郎,是个表示恩宠的加官。此职是主君的近臣,有了这个官衔,莘迩就可以出入王宫,理论上能对朝廷的政务提出建议。世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