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南阳总可取 百口俱在秦(第3/4页)  即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孟师无干!”蒲茂眼睛明亮,含笑问孟朗,说道,“孟师,你是不是听说什么了?”

    “臣不解大王之意。”

    “不错,这些天,是有一些朝臣,上书弹劾孟师,说什么要非孟师举人不当,则既南安不会失於定西,燕公也不会兵败陇西,吕明、季和更不会无功而返,请求孤治孟师的罪。”蒲茂转回到榻边,从榻前的案上选了一叠奏折,重新下到丹墀下,递给孟朗,笑道,“孟师请看,这些就是他们弹劾孟师的上书。尽是些胡言乱语,不足一提,孤已经狠狠地训斥过他们了!”

    孟朗接住奏折,但是不敢看,恭敬地捧着,说道“臣确是有举人不当之罪,恳乞大王罚之!”

    蒲茂诚恳说道“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了!设无孟师,焉有孤之今时?设无孟师,复焉有我大秦之今时?且孟师举贤,全然出於公心,对此,孤是心知肚明的。举贤为公,应该褒奖才是,岂能反其道而行之?更且,今若因此责罚孟师,则日后还有谁人敢再给孤举贤荐能?就冲这一点,孤就不会,也不可能责罚孟师!……那些弹劾、诬陷孟师之臣,孤知道,都是嫉妒孤与孟师君臣相得的,孟师无须把他们放在心上!你我君臣的情谊,岂是他们所能理解的?”

    孟朗感动得很,再次下拜,说道“昔屈原投江,伍子胥悬头城阙。大王贤明仁厚,远过古之明君。臣幸亦过屈、伍,得能侍奉大王,唯鞠躬尽瘁,以死报效,乃才能稍报大王恩遇!”

    蒲茂也再度把他扶起,笑道“孟师,你真是多礼!”搀着孟朗到榻前,按着他坐下,随之,自己也回到丹墀上的龙椅坐下。

    君臣接着适才的话题。

    孟朗试探问道“秦广宗两为唐艾所败,先失南安,后牵累吕明、季和袭汉中不成,理当严惩,臣斗胆敢问大王,不知打算论以何罪惩治於他?”

    蒲茂沉吟稍顷,反问孟朗,说道“孟师是何主意?”

    “臣以为,非严惩之,不足以明国法,励后来之人!”

    “严惩么?”蒲茂迟疑了下,说道,“孟师,孤昨天接到了燕公的一道密奏,本就想着请师前来,想听听孟师的意见,正好师今日来,也不用孤再遣宦去请了。”拿起案上的一道奏折,示意殿中侍吏,转递给孟朗。

    孟朗神色安定,心

    中想道“燕公的密奏已经到了么?这道密奏,十之八九,就是说秦广宗‘通敌’此事!”接住蒲獾孙的密奏,这次因为奏折的内容与他无关,故是却肯打开观阅了。

    看了一遍,与他猜得不错,果是奏报蒲茂,称“擒得一定西信使,获秦广宗亲笔书信一封”,下边原文录写了秦广宗这封“亲笔书信”的内容。

    却是写给唐艾的,信的内容大体可分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夸赞唐艾计谋高明,“诈死之计”果有奇效;后一个部分,是请唐艾代他向定西王、莘迩表达效忠之意,自陈耻为虏臣。

    蒲茂从孟朗的面色判断出,他应是已把信看完,便开口说道“孟师,按此信观之,那唐艾的‘诈死之计’,却竟是唐艾与秦广宗联手做出的。”

    孟朗慢慢地把蒲獾孙的这道奏折叠好,下榻来,恭谨地将之还给蒲茂,没有回到榻上落座,就立於丹墀下,说道“臣愚见,此信定是假信。”

    “假信?”

    “别的不说,想那秦广宗,满门百口,俱在我秦,只为了他的宗族、子孙之性命,他又怎会投靠定西?”

    “可燕公上书中也说了,他寻了好几个秦州州府、天水等郡郡府的大吏,并及秦广宗交好的友人,已然确定过,那封信,的确是秦广宗的亲笔。”

    “唐千里此子,智谋出众,此其一;定西多有细作在我秦境,此其二。综合此两条,唐艾弄到一封秦广宗的亲笔,照之造出一封假信,以臣陋见,似不难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