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丞相议弃蓟 太后令请降(第2/4页)  即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问你的话,你为何不答?你有御敌之策么?你若无,你请求陛下留邺,岂不就是要陷陛下於险地么?我敢再请问你,你是何居心?”    刘冀伯怒不可抑,视慕容干稍顷,转向慕容炎,下拜说道:“为人臣者,岂有权耶?权悉天子之权!臣适才所言,俱是为陛下虑、为我大魏虑!绝无半点私心!”    对刘冀伯,慕容炎还是很信任的,他安慰刘冀伯,说道:“汝忠君体国之心,朕知!”与慕容干说道,“丞相不宜如此妄测右司隶!”    慕容干转为恭敬,弯腰答道:“是。”    ——却慕容氏入主中原,建立魏国后,於治民上,采用的是胡唐分制、内重外轻的国策。    胡唐分制,指的是,慕容氏一边把大量的唐人、六夷民口强制迁徙到京畿地区,一边设司隶寺和单於台,分别直接掌管京畿的唐人民事、六夷民事。    内重外轻,指的是,於地方郡县,慕容氏许多都只是驻些兵马,最多会在军事地位重要的地方任个城大,由城大来管当地的军政两务,如此而已,至於对唐人百姓的治理、对地方上稳定的维持,更多的则是利用郡县当地的唐人豪强、大姓。——这也是为何一攻下邺县,慕容氏原本辖地内的那些其余郡县,就被秦军较轻松地相继拿下之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此亦是蒲茂、孟朗重视崔瀚、郑智度这类北地名士、豪强的一个原因,这些且不必多说。    只说司隶寺和单於台。    最盛之时,邺县及京畿地区的唐、胡百姓合计三百余万口。    其中,唐人百姓占了大半,计四十多万户,二百多万口,这二百多万口的京畿唐民就全都归司隶寺直接管辖。司隶寺设主官两人,一为右司隶,一为左司隶,两个主官各领二十余万户,又於每万户置一内史,最多的时候,内史置了四十三个。    六夷民口最多时有二十多万落,落者,帐篷也,一落等於唐民的一户,六夷每落的丁口和唐人每户的丁口差不多,也都是五口上下,二十多万落,便是百余万众的六夷男女。    和司隶寺一样,负责掌管这些六夷民事的单於台,其主官亦是两个,即单於左、右辅,两辅各领十万落,万落置一都尉。    此类被强制迁到京畿的唐胡百姓,分工明确。    唐人主要是耕种、服劳役;六夷胡人主要是放牧养马、出部落兵,组成魏国的军事武装。    邺县还是魏国都城的时候,司隶寺、单於台的四个主官,按其所持之权,是完全能够被列入魏国最有实权的臣职之列的,而且在其中,还都是名列前茅。    但这几个官职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不用说,显而易见,当然是从京畿的唐民、六夷来的,所以,慕容干刚才就有了说刘冀伯反对弃邺的意见,是为了他自己的权柄考虑这一句话。    慕容炎问没有开口的那几人,说道:“汝等都是何意?”    一个头插金步摇的大臣说道:“臣愚见,丞相所言甚是。陛下,今秦寇、索虏三面来犯,凭我蓟现不足万人的步骑,肯定无法抵御,於今上策,唯有弃蓟。    “至若右司隶的担忧,今之弃蓟,在蓟的唐民或不能从徙,此忧固是,然唐民原非我大魏之本,我大魏的根基是在国人,是在我慕容各部。是以臣以为,唐民纵不能从徙,不足忧也。    “棘城、龙城,是我慕容氏起家的祖地,棘、龙之兵,素为我大魏之骁冠。今日弃蓟,臣等扈从陛下还於棘、龙,扼险以阻秦寇於西,然后陛下广召棘、龙之兵,假以时日,难道不能还复元气么?当其时也,再兵锋西向,先克蓟,后复邺,使我大魏重临中原,岂不可也?”    “棘、龙之兵,素为我大魏之骁冠”,这话是一点不错。    跟着慕容炎祖上入到中原的慕容氏各部,到了中原后,一改昔日的艰苦生活,下有唐人、六夷杂胡供他们驱使,底层的部民衣食无忧,中高层的贵族锦衣玉食,长期以今,不免意志消磨,耽於安乐,但留在棘城、龙城他们祖地的那些慕容氏各部,却则还是以前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