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61章 安排功臣(第2/3页)  复兴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喜。若是建奴敢与今年一样围困京城,臣就率部直接插入建奴军后部,与京营将士内外夹击管叫他有来无回。如果建奴不来,臣在这里每年至少可以往其他边镇输送精兵两万,以替代那些战斗力低下的卫所兵。不出五年,整个大明的北方防御力量至少增强数倍。也就不用再过于依赖辽东那些拥兵自重的家伙。”

    朱由检再次瞪大了眼睛看着比自己还小好几岁的杨鸿章,这家伙真的是上天送给自己的福将啊。于是急不可耐的问道“那军事制造是怎么回事”

    “皇上,直隶多铁矿,是生产火枪与火炮的重要原料。天津是运河的枢纽,可以从全国各地调集火药与工匠,天津面临大海,可以毫无顾忌的来进行火炮实验,在天津建立新的火器局还能快速地将制造号的火器输送到京城或者其他边镇。”

    “听爱卿这么说来,这天津城若是建成怕是需要不少银两。还有那火器局的开销想必也少不了。”

    “皇上,比起这些年来被建奴劫掠而去的财物和百姓可以建成多少个天津了。天津一旦建城,无论敌人来自东西南北,京城与保定、天津可以互为犄角互相支援,三地守军随意可以形成对敌人的包围。这是战略上获取地利绝对不能舍不得。而且天津临海,我们还可以建立一支规模不大的水师,就如当年的皮岛水师一样,一旦建奴南下,天津水师就可以从海面上出击骚扰盛京。而且装备了火枪的水师上岸就可以当步兵用,天津与京城的这点距离完全可以建设一支水陆两用军队。”

    袁崇焕与毛文龙的事情杨鸿章曾经给朱由检分析过,再次听到水师,朱由检眼睛再一次亮起来。如果能用少量的水师牵制住大量的清军,而且是在离京城不到三百里的地方拥有一支随即可以转换的两栖部队自然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看着朱由检还在犹豫,杨鸿章只好继续添油加醋“皇上,天津地理位置优越,是南粮北运的枢纽,一旦建成起商业地位绝对会超越保定,按照现在大明的新税率,臣有信心两三年的商业税收就能冲抵建城的费用,今后的收入则可以用来扩大军训和火器制造。”

    听到这里朱由检兴奋不已,他也知道杨鸿章的父亲就是一位商人,杨鸿章在军事和经略方面表现出来的才能已经很出色,想来商业才华应该不差,如果真的能够在这里增加一个堪比保定的大城市,这些税收自然是意外收入。

    杨鸿章没有再说话,朱由检则在地图旁边兴奋西来回转。良久才终于下定了决心“也罢,如果没有爱卿,朕能不能坐再做皇帝还不好说。如果没有爱卿,大明国库或许还是空无一文呢。钱都是你弄来的,你再拿去花也说得过去。

    就算是再大的消耗,朕也支持你,不用着急出成绩,一定要将天津建设好,首先他是一个要塞,然后是大明的兵营,至于商业那是其次的。朕有生之年一定要遏制住建奴。等你训练出足够的精兵,朕就与你一起东征直接将那皇太极与多尔衮绑来京城祭祀列祖列宗与治理百姓。

    嘿嘿,天津总兵,我看那些老家伙还要怎么反驳,难不成让爱卿这样一个功臣继续做参将嘿嘿,再敢封驳,朕将他们全换掉”

    杨鸿章闻言嘴角一抽,这位政治经验丰富的皇上,有时候其实也很任性,不过好在有雄心,只要是能够对中兴大明有帮助的他都是兴奋不已。杨鸿章这样一个只需要钱财就能一举多得的事情他自然是要鼎力支持的。

    朱由检真的和他所说的那样,先让王承恩等太监私底下给内阁的老头子们带话,那就是杨鸿章是功臣,给朝廷开源,前有击退建奴的功劳,后有救驾的功劳,而且杨鸿章在奏章里所说的那些战略大部分朝臣也是认可的总之皇上是要重用杨鸿章的,谁也挡不住,如果再有人不识相,皇上也会翻脸,大不了内阁全部换人

    这话比较任性但是也比较有震慑力,毕竟这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