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来一去(第2/3页)  脸谱下的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缓,在钱渊和诸多佐官的送行中登船而去。

    距离杭州不远处的嘉兴府石塘湾,一艘官船正急速南下。

    “东翁,昨夜传来消息。”黄师爷扬着手中的信纸,“吴惟锡今晨离杭,东翁可径直入驻巡抚衙门。”

    干瘦的赵贞吉点点头,接过热毛巾用力搓了搓脸,“两浙倭患渐息,福建倭患再起,吴惟锡文武双全,调任福建巡抚正合适。”

    黄师爷虽然跟着赵贞吉时日不长,但也听得懂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吴百朋去福建很合适,而赵贞吉觉得自己上任浙江巡抚也很合适……两浙倭患渐息,正需要休养生息,正需要赵贞吉这样的文臣。

    但实际上,还有另一层含义。

    两浙倭患渐息,浙直总督胡宗宪提编数省是不是可以撤销,手掌数省军权是不是可以撤销,截留两淮盐税还有没有必要?

    说的直接一点,浙直总督胡宗宪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说的赤一点,浙直总督胡宗宪之前有没有贪污军饷,有没有勾结倭寇,这些都是需要查清楚的。

    赵贞吉起身走到窗边,看着两岸无绿色的青山,在心里盘算,此番赴任,能不能找到胡宗宪的弱点,能不能将这位严党大员拉下马?

    京中传来消息,上个月卧床不起的严嵩,如今又开始轮值西苑直庐了,看上去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赵贞吉紧紧抓住窗框,手腕上青筋毕露,这得熬到什么时候!?

    好一会儿后,赵贞吉才回头道:“继续吧。”

    黄师爷还在那整理条文,他是绍兴人,对浙江诸事极为熟悉,无论是山川地理、人脉关系、各地官员都如数家珍。

    “绍兴知府梅守德,当年是被严分宜赶出京的,不过他和李时言有旧。”

    “台州知府谭子理,文武双全,独守台州数年,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杰……对了,他是钱展才的小舅。”

    “宁波府是最为复杂的,府尹唐荆川主持通商一事,但实际是背后的浙江巡按钱展才主持,此人实是了得,不说文武双全,仅人脉就令人瞠目结舌。”

    “听闻浙江副总兵戚继光驻扎宁波府?”赵贞吉低声问。

    “不错,此人和钱展才相交莫逆,其弟游击将军戚继美也在宁波府。”黄师爷笑道:“他是徐相孙婿,东翁可笼络一二,有展才相助,东翁立能从总督府分权。”

    赵贞吉嗤之以鼻,冷笑数声,黄师爷愣了下将话题扯开。

    四天前,京城徐府有信使抵南京,和赵贞吉密谈许久,直到这时候,赵贞吉才确定,钱渊和徐阶之间的间隙……已经不能说是间隙了,已然是分道扬镳。

    早在去年,赵贞吉就看出了苗头,钱渊举荐吴百朋升任浙江巡抚,自己又抢走了浙江巡按,而徐阶那边没有递来任何消息,显然这是不正常的。

    桌上铺着一张地图,赵贞吉看了许久,提笔落在两个区域。

    一个是杭州,显然这是针对总督府的胡宗宪。

    另一个是宁波,这是针对钱渊。

    针对胡宗宪,赵贞吉就需要从账目中找到漏洞,日后弹劾胡宗宪的关键之一,就是军饷的去处模糊不清。

    针对钱渊,赵贞吉就需要亲赴宁波……南京颇有传闻,钱渊和汪直勾结,才会在镇海设市通商,大把敛财。

    想了很久,赵贞吉觉得首先还是先去找胡宗宪的麻烦,这个人的突破口有两处,一是军饷,二是招抚汪直。

    因为京中徐阶传信,要赵贞吉尽量不去招惹钱渊那个马蜂窝。

    但等船只抵达杭州,赵贞吉下了船就在码头上,恨不得返身上船,直抵宁波去找钱渊的麻烦。

    浙江布政司、按察使司、指挥使司、杭州府衙、县衙的官员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