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九零章 工匠评级(第2/3页)  回到明朝做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自然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件事情也不是着急的事情。

    对于朱由校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且他相信这将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今天朱由校把所有人都找来,目的就是为了这个,给工匠们好好的评定一个级别。

    在后世也有过这样的事情,朱由校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就说过他是七级的钳工,说出去的时候还满脸自豪。

    用父亲当时的话来说,他可以手工做枪。

    那个时候朱由校还小,不明白这个代表什么。可是等到朱由校长大了以后,或者说是到了明朝之后,他就明白了这个技术意味着什么。

    一个能够做枪的人,实力可想而知。

    大明朝的民间可以说是高人辈出,各种各样的工匠和手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这些人守着这些东西过日子,虽然很多东西都已经失传了,但是传下来的也不少。

    想要去把这些东西收集到一起,让这些工匠聚集在一起,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说让这些工匠考试、给他们待遇,甚至和官员一样的待遇,那这些工匠肯定愿意站出来。

    朱由校相信,派出百工院的人到四面八方去组织考试,肯定能够选出一批很好的工匠。

    等到那个时候,自己就有工匠用了。以后再招工的时候,可以直接就以级别来喊,比如需要一个四级的铁匠。

    而朝廷定下工资待遇之后,外面的人想要雇佣这样的工人,那么就需要给更高的价钱。因为如果价钱低于朝廷的价,那工匠可以去朝廷干,何苦给你私人干?

    毕竟朝廷除了给工钱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待遇,

    如此一来,匠人的地位自然就提升了上去,大家也不会总是一股劲地往读书这条路上狂奔。

    这是一个扭转风气的东西,前期可能要花钱的。

    至于说工匠会不会多到用不了?

    那是不可能的,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都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大明的工匠只能是不够用,到处都会缺人。

    造船、造炮、造蒸汽机、造火车,总之就是一句话,有多少就能用多少。

    下面的臣子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不过给工匠评级这种事情,他们稍稍想一想就明白了。

    毕竟当今陛下搞出来稀奇古怪的事情,大家也见了不少。不过大家也都意识得到,当今皇帝是有想法的。

    当初做的那些东西,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很多都已经展现出威力了。这也是大家越来越敬佩皇帝的原因。

    只不过一时之间没有人说话,或者说是没有想好说什么。

    朱由校目光扫过众人说道:“没有人有想法吗?还是说不知道该怎么做?”

    “回陛下,臣觉得此事可行。”

    这个时候,站出来一个人,脸上的表情很严肃,不过语气之中透露着兴奋,显然一副支持的模样。

    朱由校看过去,发现这个人是袁应泰。

    自从在辽东被拿下之后,袁应泰的日子可以说是非常不好过,整整沉寂了三年。

    东林党垮台以后,袁应泰这个人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一直被朱由校冷落。

    直到一年前,袁应泰才被启用为工部侍郎。

    现在这个时候,东林党在朝堂上的影响已经很小了,想要伸手已经伸不进去了。

    这个时候朝堂上的实力基本上已经被瓜分掉了。除了内阁的徐光启、韩爌、黄克缵之外,还有新任的兵部尚书崔景龙、吏部尚书周嘉谟,每个人都算得上有一小伙兄弟。

    而是在参谋处那边,袁可立、孙承宗抱成了一团,张维贤等人又不断地插手,同时还有魏忠贤支持的崔呈秀等人,可以说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